※※※※※※※※※※※※※※※※※※※※※
道衍、宋礼、纪纲一行人离去的时候,赵王朱高燧正陪着皇太孙朱瞻基骑马回来。朱高燧送了朱瞻基一匹好马,朱瞻基非常喜欢,今日本是去城郊射猎的,只是现在北京人口越来越多,城郊动物已经远徙,并不曾射得猎物,不过朱瞻基一向在宫中,有机会策马驰骋,玩耍一番,已是极为开心了。
朱瞻基喜欢这四季分明的北方,喜欢大北京的壮阔,这一点,与乃父皇太子朱高炽不同。朱高炽喜欢南方,当初永乐皇帝议迁都的时候,无论是从政治军事因素方面,还是仅从本愿喜好方面来说,朱高炽都是不同意的,只是他本来就不讨朱棣喜欢,所以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还不是他当家作主的时候,在朱高炽的打算里,来日等他做了皇帝,只消皇位稍稍坐稳,理顺君臣关系,他就迁都回南京,满朝文武大多是被他的父亲软硬兼施逼到北京的,到时候必然纷纷响应,籍此一举,还可大获百官拥戴。
可是在这一点上,朱瞻基与父亲的想法又有不同,他已成长为一个少年,有了自己的想法,朱棣喜欢他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想法同祖父是相似的,或许因为没有祖父那样的人生经历,他没有祖父那么大的胸襟和野心,但是这个少年郎却也不像他的父亲那么保守。
他觉得祖父迁都的意图是正确的,因之对北方更是爱屋及乌,今天游射回来,朱瞻基兴致颇高,一张小脸虽然冻得红扑扑的,鼻头都冻红了,却依旧是兴致勃勃。到了行宫外下了马,朱瞻基与朱高燧举步进入宫门,迎面正好碰上道衍、宋礼、纪纲一行人。
朱瞻基一眼看见道衍大师大袖飘飘迎面走来,连忙站定,合什一礼道:“瞻基见过逃虚子大师!”
朱高燧这时也看到了道衍,道衍在朝堂上虽然官位不高,但是与朱棣亦师亦友,身份最为特殊,他也不敢怠慢,连忙向道衍施礼。
道衍哪肯受礼,连忙侧身避让,同时稽首还礼:“阿弥陀佛,老衲见过皇太孙、赵王!呵呵,两位殿下这是游猎回来么?”
朱瞻基笑道:“正是,雪中射猎,别有趣味,北国气象,大是不凡,难怪自古英雄多出于幽燕之地。”
这朱瞻基渐渐长大,如今也有十四岁了,脸庞渐渐长开,少了些童年时候的稚趣可爱,渐渐向朱家一贯的方面大耳长去,他的身量也比较高,往那儿一站,又挎刀荷箭一身冬季猎装,尤其显得健壮魁梧,较之同龄少年要强壮许多。
道衍大师是看着他长
道衍、宋礼、纪纲一行人离去的时候,赵王朱高燧正陪着皇太孙朱瞻基骑马回来。朱高燧送了朱瞻基一匹好马,朱瞻基非常喜欢,今日本是去城郊射猎的,只是现在北京人口越来越多,城郊动物已经远徙,并不曾射得猎物,不过朱瞻基一向在宫中,有机会策马驰骋,玩耍一番,已是极为开心了。
朱瞻基喜欢这四季分明的北方,喜欢大北京的壮阔,这一点,与乃父皇太子朱高炽不同。朱高炽喜欢南方,当初永乐皇帝议迁都的时候,无论是从政治军事因素方面,还是仅从本愿喜好方面来说,朱高炽都是不同意的,只是他本来就不讨朱棣喜欢,所以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还不是他当家作主的时候,在朱高炽的打算里,来日等他做了皇帝,只消皇位稍稍坐稳,理顺君臣关系,他就迁都回南京,满朝文武大多是被他的父亲软硬兼施逼到北京的,到时候必然纷纷响应,籍此一举,还可大获百官拥戴。
可是在这一点上,朱瞻基与父亲的想法又有不同,他已成长为一个少年,有了自己的想法,朱棣喜欢他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想法同祖父是相似的,或许因为没有祖父那样的人生经历,他没有祖父那么大的胸襟和野心,但是这个少年郎却也不像他的父亲那么保守。
他觉得祖父迁都的意图是正确的,因之对北方更是爱屋及乌,今天游射回来,朱瞻基兴致颇高,一张小脸虽然冻得红扑扑的,鼻头都冻红了,却依旧是兴致勃勃。到了行宫外下了马,朱瞻基与朱高燧举步进入宫门,迎面正好碰上道衍、宋礼、纪纲一行人。
朱瞻基一眼看见道衍大师大袖飘飘迎面走来,连忙站定,合什一礼道:“瞻基见过逃虚子大师!”
朱高燧这时也看到了道衍,道衍在朝堂上虽然官位不高,但是与朱棣亦师亦友,身份最为特殊,他也不敢怠慢,连忙向道衍施礼。
道衍哪肯受礼,连忙侧身避让,同时稽首还礼:“阿弥陀佛,老衲见过皇太孙、赵王!呵呵,两位殿下这是游猎回来么?”
朱瞻基笑道:“正是,雪中射猎,别有趣味,北国气象,大是不凡,难怪自古英雄多出于幽燕之地。”
这朱瞻基渐渐长大,如今也有十四岁了,脸庞渐渐长开,少了些童年时候的稚趣可爱,渐渐向朱家一贯的方面大耳长去,他的身量也比较高,往那儿一站,又挎刀荷箭一身冬季猎装,尤其显得健壮魁梧,较之同龄少年要强壮许多。
道衍大师是看着他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