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压力

少。

    这般,还不如尽快地削减一番。

    就像是孔家。

    为了建立藩国,儒家体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无论是辽国赵国魏国还是越国,都会有孔家人去支援,源源不断的分支入藩国,建立道统。

    不仅是建设藩国,同时也是削减孔家的力量。

    而这,勋贵们也能!

    即使是庶子,他们被迫离家南下,肯定会支援个几十卫兵,或者一些物资,自然而然就削减了其力量。

    想到这,朱谊汐就想起了蒙古的长子西征,这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时候形成制度,源源不断的出国,然后再反哺大明,对于勋贵体系来说,可是利大于弊!

    ……

    而此时,随着气候的日趋转暖,二月二龙抬头到了,春天也正式来临。

    来自于天南海北的读书人云集在北京,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考试。

    柳角背着略显破旧的书箱,面色颇有几分拘谨。

    他抬头望着这人流如织的队伍,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那城头上硕大的崇文门三个字,直让他发愣。

    他掐了掐自己的脸,疼痛扑面而来,才让他感觉这是现实。

    “

    怎么了?”一旁的同伴问道。

    “这是北京?”柳角惊奇地问道。

    “当然,咱们走了几个月的海路,自然是北京城!”同伴点头,满脸兴奋道。

    柳角看着领队那坚毅而激动的表情,才觉得其真的。

    他们这支规模达到数百人的队伍,都来自于秦国,大明的第一亲藩。

    而柳角与部分的秦国进士们不同,他是平民出身。

    换句话来说,前来北京参加会试的进士们,多数是世家大族出身,要么就是地方的豪族,而他只是平民。

    在秦王抵达河内之前,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姓氏。

    只有那有资格读书的豪族、世家,他们才能有姓,甚至是字,号,这是独属于他们的特权。

    至于平民,只能埋首于田地之间,为其富裕罢了。

    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在安南则是垄断,读书人世代读书,从而世代做官,家族世代荣华富贵。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这种情况还会再持续几百年,安南的科举与朝鲜一样,成为少数人的竞争。

    但秦王来了,他颁布了《赐姓令》,按照《皇明千家姓》的排列顺序: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