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昆仑奴(最后一天求月票)

    而令她不解的事,几个室友则在吃着肉饼。

    “那是人家的男人送来的。”

    睡在附近的女人羡慕道:“提前订了亲,舍不得她受累。”

    “那么好?”小兰同样羡慕。

    “人家这是惦记嫁妆呢!”女人没好气道:“干了三年了,几十块钱,能买好几块地呢……”

    就在这一阵羡慕中,突然传来女管事的吼声:“赵翠花,你爹找你!”

    一个苗条的女人起身,踏着鞋,满脸不耐烦:“知道了!”

    片刻后,她臭着一张脸回来了。

    “怎么了?”小兰不解。

    “她爹和哥就是个懒坯子,就指望着她养活着,干了两年了,钱都被花光了,哪有嫁妆?”

    大姐看着她,劝道:“小兰,你家要是也这样,就趁早嫁出去,到时候存钱养儿子,不比养兄嫂强?”

    一天接受了太多信息,小兰脑子都转不过来了,她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但她牢牢记住一件事,趁早嫁人……

    随着秋天的到来,偌大的北方日趋变冷了,作为衣被天下的松江府,订单如同雪花一般的袭来。

    多年的太平时日,让北方也积累的不少的财富,尤其是草原的牛羊,皮草,东北的粮食,木材,草药等随着海运南下,交流日趋频繁。

    人口和财富的激增,让消费能力大涨,自然而然对衣物的要求就多了起来。

    这样的市场下,棉布,麻布应声而涨。

    这也就罢了,毕竟能用钱买到了,都不算啥。

    江苏不够就去安徽买,再不济去江西,湖北。

    但受限于交通环境,以及路引制度,用工荒席卷了整个松江。

    路引制松绑,允许一府百姓自由流通。

    工场主们基本只有三招:找男工、找他府女工,以及买奴婢。

    但男工不划算,他府女工则是违法的。

    买卖奴婢更别提了,水涨船高,女人的价格飙升。

    要知道,工场下要买原材料,中间要发月俸,还得负担销售风险,自然是资金紧张。

    且大批次的购买奴隶,也很显眼。

    朝廷不会视而不见的。

    随着订单的增加,松江府的人力紧张局面仍旧没有缓解,这两部分的商人只能去浙江了。

    这时候,精明的人就瞅到了赚钱的机会。

    码头,突然聚集了数十名大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