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移民

    “陛下,暂住证形同虚设,京城人口日趋增多,长此以往对于朝廷上极其不利的。”

    杨廷鉴拱手而立。

    皇帝连忙招呼他坐下,脸上露出一丝愁容:“北京多少人了?”

    “臣不知详细,大概约莫百万数!”

    杨廷鉴满嘴苦涩道:“粮食还有河北,东北等地供应,但瓜果蔬菜等却是庞大,而且房屋密接,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百万啊!”

    朱谊汐感叹起来。

    刚入主北京时,才不过十来万人,如今已经扩大到十倍了,才不过二十年。

    在这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如此庞大的人口所需要的资源是海量的。

    同时制造的城市问题,也是极其庞大。

    最浅显的莫过于下水道了,百万人的排泄,隔三差五的就能堵起来,专门清理的净街司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三千人。

    人数还在不断地扩大。

    而当年困扰的饮水问题,随着地下水污染的加剧,贵族们还可以喝西山泉水,而普通人则只能喝地下水了。

    继续下去,怕是地下水也很难饮用了。

    “卿家觉得又该如何控制呢?”

    杨廷鉴思量了下,慎重道:“臣以为,可扩建外城。”

    “另外,京营位于各省招募精兵,其又将家眷接到北京,长此以往,京城的人口自然是不断滋生,日后怕是愈发多了……”

    “饮鸩止渴!”

    朱谊西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北京先是内城,然后扩建到了外城,再扩建,北京的人口困境还是不可能改变的。

    除非有一条像长江那样的大河经过,如伦敦的泰晤士河也行啊!

    海河流域都是小沟沟,水量不够还经常泛滥。

    至于京营去往各省招募精兵,自然是为了避免像唐朝的神策军,宋朝的禁军那样近亲繁殖,从而使得战斗力底下。

    而且,这也能有效降低京营将领结党营私。

    杨廷鉴立马闭口,不再言语。

    朱谊汐陷入了思考。

    其他的问题不大,随着铁轨的修建,各种物资还能从远方源源不断地供给北京,但水却是困难。

    这时候没有什么管道,密云水库建好了也只能运水入京。

    而一旦运水,哪怕只有一里地其成本也会骤然飙升,让人咬牙。

    “罢了,如今来看,只能在运水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