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盈余

一半,毕竟是内陆的治安战,危险系数低。

    水师三万余人,岁支出却达到了三百万,每年换装的舰艇,火炮是最大的支出。

    军费合计支出达到了三千五百万。

    光是军队和官吏,吞掉了财政五千五百万。

    第三自然是勋贵、蒙地贵族,以及对于宗室,内廷供给等。

    虽然内务府富的流油,皇帝可以不要,朝廷不可以不给。

    朝廷按照定制,每年给银百万。

    勋贵、蒙古贵族,宗室三者年出两百万左右。

    合计不过三百万块银圆。

    最后,自然是那些朝廷的大型项目。

    疏通沟渠,赈济灾民,兴修官道,维护堤坝,支援藩国,以及其他的杂项支出,合计年支两千万出头。

    如果碰上战事,还会再加。

    常规的话,四大类加一起,八千万左右。

    净盈余达到两千五百万块。

    累年的盈余加一起,直接达到了一亿块银圆。

    若不是这些年北伐满清,消耗掉了一些,规模还得多上几千万。

    须知,光是抚恤,朝廷就支出了两三百万,还有大量的土地,奖赏兑换,隐形的支出千万以上。

    当然,如此庞大的盈余,对于封建王朝来说,足以面对任何的风险了,满朝文武也能过上安心的日子。

    而且,百官的俸禄也并非直接发放银圆,而是天下钱庄的银票。

    这不仅有效的缓解了钱荒困境,还让钱庄大肆盈利,必要时也可支持朝廷。

    也是如此,朱谊汐才愿意扩建水师,兴建那些庞然大物一般的巨舰。

    不过对于皇帝而言,财部收的钱,最后只能到户部的仓库中存着,而内帑的钱,才是他自己的。

    因为当初的明智之举,放弃了金花银,选择海关成了皇帝的体己钱。

    截止到了绍武二十二年底,仅仅是海关衙门,就带来了两千万块,内务府其他的杂入则是一千两百万左右。

    合计三千两百万。

    内廷常例支出在五百万左右,支持藩国常例两百万,节赏百万,祭祀、万年陵百万。

    由于侍卫司的大内侍卫都是靠内廷拨款,皇帝最信任的人,厚禄以待,故而只有五千人,但岁支百万。

    人均摊到两百块,是京营的七八倍。

    省点花,两三年就能买房了。

    内廷一年总支出达到了千万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