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税务

有假?”东家笑道。

    公孙烨神色一缓,望了一眼那些瓷器:“这釉上得不太好,不过糊弄那些西夷人可不行,东家,在海内外,咱家的名声都不能丢!”

    “哈哈哈!”东家一笑:“您老说的对,这一炉得重新烧!”

    所有人也松了口气。

    只要大家都在做,那么就无所谓名声了。

    待众人走后,东家才留下公孙烨:

    “近些年来,景德镇的民窑越发多了,已经只有二十八家,今年初就有六十家,都是那些士绅眼热咱们海外赚钱!”

    “高岭土虽然多,但海外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瓷器这玩意毕竟不能当饭吃!”

    “东家您的意思,是想抢饭吃?”

    公孙烨低声道。

    “没错!”男人笑道:“咱们江西比不上那些沿海,我去松江府看过,那里早在十年前就专门给海外做定制了!”

    “朝鲜王室,日本王室都喜欢定制。”

    “咱们大明的海外藩国多,但都是一些穷乡僻壤,只有西夷有钱,也舍得花钱!”

    “他们一炉,能够让咱们赚三炉的钱,咱们技术好,松江府可比不上咱们!”

    听到这,公孙烨骄傲道:“您算是说对了,松江府那些民窑不提也罢,内务府定过几次?一次也没有。”

    “宫廷的用具,可是都在咱们景德镇。”

    罗家窑给西夷人定做瓷器的事一传开,立马在景德镇掀起了热潮。

    大大小小的民窑争先恐后地做了起来。

    内务府见此,自然不能不管不问,直接道:

    “皇后娘娘八月过寿,可不能耽误了,尔等可得做出上等的瓷器献寿!”

    一瞬间,叫苦声不迭。

    给内务府做瓷器,可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名声。

    带着宫廷两字,卖出去的瓷器都比其他窑贵上几成,甚至能翻几倍卖。

    谁也不敢耽搁。

    皇后娘娘四十五岁整寿,谁也不敢乱来。

    对于献礼,陶柳山则丝毫不担心。

    虽然他也自鸣钟场也是被内务府经常采购,但谁在寿辰送钟的?

    内务府没有谁嫌活的命长。

    故而,其他行业立马投入到热情之中不同,陶柳山则在工场中闲逛着。

    这些年来,借鉴于西方的自鸣钟,他很是钻研了一番,雇佣了大量的人才。

    于是,就有了药师如来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