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阿德也忍不住惊道。
要知道,他们这一船棉花可是从南方运到天津的,足足有一千石。
也就是说,船上有两千包重达七十五斤的棉花。
在松江府,全靠人工搬卸,两百号人足足用了两个时辰,可谓是极其辛苦的。
搬卸的工费,仅每包成本就是二十文,足足用了四十块银圆。
而如今拥有这机器,看样子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卸完,而且还能省不少的人力。
「这得多少钱?」….
「应该能省不少!」
「省不了多少!」这时候,船长走过来道:
「每包同样是二十文,不过帮忙送到咱们的货仓里,顶多省了十几块而已!」
水手们啧啧不已。
时间和金钱都省了,这还不算多?
阿德就见这群力夫们花费一个时辰的时间,将整艘船上的棉花搬卸完毕,用的人工不过三五十号人。
整个码头此时是如此的有效率。
大量的板车停靠,一辆满了,另一辆就立马填充,
然后匆忙而走。
码头道路又宽又平,实行严格的左右分道政策,没有什么堵塞。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为棉花修建的,而是为运粮食而建。
全部采用了石灰掺合的水泥路,比起石板路和土路,着实强太多。
从东北而来的大米,持续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城,成为了整个北京,乃至于整个北方的粮仓。
长达近十年的输送,彻底改换了北京人的口味,湖广米的味道远不及东北米来的香甜。
有人估算过,一船粮食,早上停靠在天津府,晚上就直达运河,第二天中午就送到了北京人的餐桌。
就算全天下的人饿死了,也不能进到了北京,尤其是天子公卿。
「变化太快了!」
只听见船长嘀咕道:「才离开天津府几个月,立马就有了新花样。」
阿德等人自然高兴能够提前离开船只,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岸,各自寻欢作乐去了。
昔日里省钱的众人,一个个也毫不吝啬地打了人力车,直接冲向了天津府城。
而阿德则不同,他从小节省惯了,二三十文打车钱,他可不舍得。
寻觅良久,找到了一个返程的牛车,花费不到十文就坐上了顺风车。
像这样的牛车有很多,官道上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