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西巡(一)

    “太子爷,今年的夏税已经入库了!”

    财部衙门,朱存渠低着头,埋首于案牍之上,手中的笔尖倒是动得飞快。

    小巧的狼毫笔在他的手中运用自如,甚是灵巧。

    面前的左侍郎忍不住心中赞叹,但他还是想起了要事,忙拱手道。

    “说了多少次了,叫我尚书!”

    朱存渠头都没抬,但却让后者心中一惧,忙称是。

    “北京总算是能吃上河南的新麦了!”

    朱存渠这时伸了下懒腰,感慨连连。

    按照朝廷规矩,夏税在六月至七月初征收,到了年底,必然是送至北京。

    河南地区在绍武初年,由于银钱不足,故而征收粮食,后来又改为了银圆。

    不过,随着保定至开封的火车开通后,粮食的通道旋即打开,半个月不到就能让北京人吃上河南新麦。

    为了避免谷贱伤农,朝廷允许河南的夏税用粮抵税,并且估算五年来的中位数,作为征收标准。

    以为的平籴法,是地方自由收粮,平抑物价,但在绍武朝却是新办法。

    各府国税司按照规定价格、数量向民间收粮,同时皇商们也在行动,仅仅按照吩咐收了百万石粮,就让河南的物价平稳下来。

    新麦随着火车入京,让北京人第一次吃上了河南新麦。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河南的粮食价格,将被朝廷掌控。

    衙门和皇商的配合,让皇权持续膨胀。

    “因铁轨之故,南至豫省,北至吉林,京城都能汲取新粮,不再有乏粮之忧。”

    “没错!”朱存渠精神振奋道:“前明时,南方转运四百万石粮,其中的损耗则是八百万石;今昔走海运,也有近半成之损耗。”

    “而铁轨,无倾覆之忧,也无转运之苦,怕是损耗得至一分了!”

    百分之一的损耗成本,已经低得令人发指了。

    他踱步而行,忽然想到了什么,旋即又张口道:“即日起,国税司不再收粮。”

    “这?是!”

    朱存渠刹那间,立马就觉察到了漏洞。

    国税司用税银收粮,再转运至京城,其中的几道工序,立马就会成为某些人的盈利踏板。

    所以,内务府和皇商参与,才是最好的方法。

    “果然,还是父皇有先见之明,皇商才是最好的爪牙!”

    朱存渠苦笑,这次行动,不知道又会塑造多少贪官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