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朱谊汐倒是想着放他们去藩国养老,儿子侍奉在身份岂不快活?
但转眼一想,那些穷山僻壤之地,要么苦寒,要么酷热,简直是折磨人,千里迢迢简直是去受刑,还不如留在玉泉山养老呢!
这般,五十七岁的绍武皇帝,携带着年轻而又庞大的宫人,向西而行,开始了第一次西巡。
坐上火车,感受着别样的速度,朱谊汐颇有一种怀旧之感。
火车的包厢完全是以皇家标准而来,一桌一椅尽是奢华,昂贵异常,宛若一座移动的宫殿,宽敞异常。
火车以时速三十里的速度前行,慢中有序,让人颇有闲心进行眺望。
“陛下,到宣府了!”
冬子在一旁轻声提醒着。
“宣府?走,去瞧瞧!”
朱谊汐来了兴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宣府。
作为大明京师的西大门,宣府与大同合称宣大,在前明两百多年间,一直是最重要的关口,为九边之一。
鼎盛时期,有马步官兵八万余,战马三万匹。
此时的宣府,却早已经演变成了内陆,是京师西北的牛羊集散中心。
刚下车,他就嗅到了一股羊膻味。
成群的牛羊被驱赶至此,一目了然。
“这里有多少牛羊?”
“禀陛下,约莫十来万头。”
宣府知府轻声汇报着,等着这一刻,他都不知盼了多久,终于皇帝下车了。
“多少百姓?”
“宣府四县,怀来、龙门、怀安,万全,共有百姓六十五万,其中鞑子约莫三万……”
“赋税呢!”
“两税及商税,年收百万,商税占大头!”
皇帝没说什么,只是令人找了个鞑子商人过来问话。
“卖什么?买什么?”
“卖的羊毛,羊皮,还有牛羊牲口;买的话,一般是瓷器,棉布,茶叶,盐巴,香油……”
“税的话,是多少?”
“十税一,不多不少……”
“家里多少人?几亩地?”
“八口人,草原上地不值钱,在宣府买了屋田,准备迁来……”
朱谊汐没有多问,谈兴并不太高,草草结束。
“蒙人耐不住冷啊!”
朱谊汐摇摇头。
在小冰河期,草原苦寒,有希望且正规渠道南下到汉地,谁还想待在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