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变化

县里的安民堂要招学徒了!”

    “啥?”罗大脑袋一愣。

    “就是县医馆,要招学徒,收徒弟呢!”

    “这是啥子意思?不是说人家傲得很,不收徒只家传吗?”

    罗大山解释道:“朝廷要求的呗,必须教够三名学徒,才能回京呢,那些安民堂大夫早就想回去了……”

    安民堂,朝廷设置在各县的便民医馆,救助百姓,诊金和药钱都很低廉,让不少人看得起病。

    但这些人基本是太医院子弟,要么是子女,要么是徒子徒孙,对于他们来说去往各县城就是发配边疆。

    除了京城,都是乡下。

    如今招收学徒,也是皇帝看地方医疗条件太差,多一些大夫,也能救活不少人。

    据统计,普通的一县之地,医馆只有三五家,神婆、道士、和尚才是治病的主流。

    大夫,基本是中产以上的人家服务的。

    “选个机灵的,当个学徒,到时候开个医馆,可就好了,参军读书也不定比这强呢!”

    罗大山说着:“老话说的好,十个抢劫的抵不上一个卖药的,这可是能传家的东西……”

    “这话不假!”罗大脑袋忽然灵光一现:

    “军中可招军医呢,到时候学成了直接送到军营,不仅能吃上皇粮,还能有功勋拿……”

    军队如今不以人头算,而是整体算功,军医和伙头兵一样,也是能拿功勋的,评爵或者很难,但赏赐却不少。

    “保不起去了京营,还能当京城人呢!”

    罗大脑袋嘟囔道:“当初老子在京营,那群京城人嚷嚷着,说就是一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这话听着糙,但却不假……”

    罗大山附和着,倒是没反驳。

    他当初当兵,可是托了老爹不少关系,在边军中不知多少人羡慕京营呢!

    别的不提,朝廷每年从边军和京营辞退不少老兵,故而两年一募兵,名额只在三五万。

    天下二十七省,三将军,两总督府,三十二个地方,省均不到一千人,而京城及顺天府,至少招五千人。

    科举上,顺天府的举人名额如今扩到了一百六十人,而山东一省的举人名额才七十五人。

    一千多万山东人,只有三五百人的顺天府一半的名额。

    公平?呵呵!

    罗大脑袋又说起移民和兵额挂钩的事,罗大山叹道:“这不知道是哪个龟孙出的主意,忒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