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北方的狼族(万更求月票求订阅)

资,显然需要张三这样的人物出面,才能达到效果。

    毕竟马铃薯,番薯都属于朱英核心势力的关键,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让朱英在西域的势力听从。

    从京师出发,张三有朱英赐予的驿站通行文书,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当初的朱英之所以能够在西域崛起,其实跟西域本身的情况,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西域本身是一个广义的称呼,没有具体的指向,这里诸多小国林立,并没有被彻底的统一过。

    譬如曾经存在过的楼兰古国,还有在三国两晋时神秘消失,留下了今天的精绝尼雅遗址的精绝古国。

    这些小国特别小,像是精绝。

    全国仅四百八十户,人口仅有三千多人,能战斗的士兵仅五百人上下。

    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也只是一个概称,实际上西域2000年来的有过的国家和政权大大小小多达上百个,还有各自单独的文化和传承。

    朱元璋打败了曾经让全世界颤抖,恐怖,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并光复了汉人的政权,建立大明。

    年轻时候,踌躇满志的朱元璋,自然是想立下超过秦皇汉武盛唐的不世之功。

    登基后的朱元璋采用了盛唐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方式,开始对西域采取积极的民族政策。

    洪武三年,朱元璋派邓愈远征甘肃,转战河州,收服了吐蕃和乌斯藏。

    洪武十年朱元璋再次下诏,邓愈和沐英大军分三路大远征吐蕃,在昆仑山青海湖畔大胜吐蕃。

    胜利后,朱元璋命令邓愈班师回南京,在班师回京途中,四十岁的邓愈不幸去世,此后明朝和吐蕃的关系出现缓和。

    朱元璋派谴宗泐出使吐蕃,寻找在中原失散多年的佛教典籍以示友好。

    当时的吐蕃一盘散沙,各种想法利益不同的派系不断闹事,使大明的示好成了一厢情愿。

    失去耐性的朱元璋发怒,在洪武十一年滁州十八族发动兵变之机再次下诏,又一次派沐英远征吐蕃。

    初战吐门峡告捷,并取得了洮州大捷,洮州十八族首领全部战败,俘敌三万人,缴获牛羊二十多万头,大明因此拓地千里,朱元璋设置洮州卫。

    朱元璋清楚,威服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德服才能长治久安,于是开始不断派使臣对吐蕃人搞起了统战工作。

    不断联系西藏东南的噶玛派大主持,并封官许愿,只要是在元朝做过官的,明朝一律授于官职。

    乳多必吉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