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章:老师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了扩宽,不再是四书五经为全部,只是作为思想上的辅助学科。

    而学子们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向,这样在考取功名后,就能进入对口专业,迅速上手。

    不会出现刑部的官员入职后,连大明律都没读过,判案的时候闹出笑话。

    当然转了这么多圈子,其实朱英的最大核心还是在于工部。

    这些途径,主要就是为工部打造的。

    工部负责的范围很是广阔,譬如军备制造,农业工具等等。

    基本上是涉及军工业,和农业本身。

    但是现在工匠的地位太低了,虽说是士农工商,实际上却是士商农工。

    然而工部,却是生产力的关键。

    像是材料本身的研究,火器火药的研究等等,这些才是生产力的关键。

    提高工匠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引导大明工业体系的出现和产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于工部。

    其他的都可以慢慢发展。

    朱元璋听到这里,眼睛开始亮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排斥,到现在逐渐被折服,朱元璋能够感受到大孙对于治国的独特想法和心思。

    从治军到内政,现在的大孙给朱元璋一种几乎无所不能的感觉。

    “大孙说的这个事情,确实不错,不过也不是马上能够制定,这件事情咱会先交给翰林院去办理。”

    “需得先将学子们的书籍编撰出来,而后才能进行科举。”

    朱元璋笑着说道。

    大孙没有直接说要废除四书五经,而是选择并道行之,在朱元璋看来还是可取的。

    而且从奏章上,朱元璋自己也早就发现了,很多大臣存在严重的能力不足。

    但是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朱元璋也没办法。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于唐朝完善,是君王选拔人才的关键,也算是由此出现了一批寒门学子。

    “这件事情既然是大孙你提出来的,那便由你来负责,到时候咱给批个文书,翰林院这块的事情,就先由你来负责。”朱元璋补充说道。

    “孙儿听爷爷安排。”

    朱英眼睛一亮,立即说道。

    编撰教材这样的事情,在朱英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个编撰的过程中,他可以添加许多私货。

    这些教材极为重要,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大明每个读书人,包括整个大明帝国发展的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咱得回宫去,今日大孙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