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2章:为大明贺!

    香港港口这边的码头上,天还未亮的时候,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

    朱英这算是第一次来到广州府这边,对于广州府的百姓来说,是唯一一次有可能见到太孙殿下真容的机会。

    蒙元时期的对外贸易十分繁荣,毕竟在蒙古人的心里,就没有重农抑商这个概念。

    不过在经历元末乱世后,显然大半个中原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而广州府虽然有沿海的地理优势,但因为朱元璋的禁海,所以并没有快速的恢复。

    禁海让走私的海商赚得盆满钵满,可百姓们就接触不到了,反而还有伪装或真的倭寇进行打劫。

    这样的苦日子在朱英入宫后得以结束,在开海之后更是迎来了巨大的繁荣。

    仅仅数年的时间里,广东全境的赋税就是嘎嘎往上涨,其中更是有大量的外国商人不断涌入。

    这个现象在整个大明沿海都很普遍,但广州府显然更要独特一些。

    邸报真的是一个大杀器。

    主要体现在民心这一块。

    其实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如果自己所在的地区迅速的繁荣起来,他们并不会感谢当家做主的皇帝。

    而是比如说某个家族,官员,甚至于地主老爷。

    曾经的唐朝,宋朝,也是高度的繁荣,现在的大明就整体来说,其实并没有完全超出盛唐宋朝的繁荣景象。

    或许唯一不同的是,这繁荣所产生的财富,并不是大量进入到各家族,官员的手中。

    而是被朱英大面积截断,向着皇家商会,包括是内帑流入。

    再加上朱元璋开国皇帝的威慑力,兵强马壮的大明,才有了现在高度的中央集权。

    朱英显然更加在乎底层民众。

    邸报司在广州府城这里成立了广东邸报之后,就开始大肆宣扬太孙对整个大明的影响。

    很多百姓看不懂文字没关系。

    朱英早就不断的培养说书先生的团体,除了正常的说书之外,每个茶楼的说书先生都会讲述邸报上的内容。

    不管是京师邸报还是广东邸报,都算作日常任务。

    像是一些面对底层百姓开设的茶摊,也有说书先生来进行讲述。

    这些说书先生大致是在说书行业里的初级选手,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到茶摊这等地方来,就可以得到官府的津贴。

    大户富户的夜生活其实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的娱乐活动几乎为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