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开始对吐蕃进行招抚,册封了一大堆的上层人士指挥同知、元帅、万户等不同等级的官职,初步建立起了在吐蕃地区的行政建制。
实际上吐蕃其实跟藩属国没啥区别,个中体现就在于大明无法收取赋税。
直接疆土跟名义疆土的区分,就在于赋税这块。
「殿下,这次帖木儿进军吐蕃,恐怕是在向我们示威。」兵部尚书茹瑺有些无奈的说道。
朱英疑问道:「示威,什么个意思。」
茹瑺回道:「根据海上传来的消息,我们大明远洋舰队已经是抵达了中亚的海边。」
「因为季风的关系,所以咱们大明的宝船要在那边一直停留到年底才能启航。」
「那边的土著或许眼馋我们大明宝船,曹国公为了维护我们大明的威严,跟当地土著发生了冲突。」
「曹国公带着的是咱们大明的精锐,土著当然不是对手,目前连战连捷,攻无不克。」
朱英不由问道:「这跟帖木儿有什么关系?」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沿海北印度地区,目前帖木儿还没有打下来吧。
茹瑺有些尴尬的回道:「曹国公在那边灭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俘虏了很多奴隶,而那支军队,正是帖木儿去往北印度的远征军。」
朱英愣了下。
李景隆这小子,还挺能打的吗。
竟然把帖木儿的远征军都给灭掉了。
不过说起来也正常。
北印度那边的一向是战五渣,帖木儿打北印度几乎就没怎么遭遇过对手,相当于一路横推的局面。
两万人显然都不见得是帖木儿的直属部队。
李景隆带着去的,虽说只有三万官兵,可为了弘扬大明威严,其中大部分可都算是百战老兵,其中配备了足量的火器。
「损失如何。」朱英问了句。
茹瑺回道:「曹国公扬我国威,大败帖木儿远征军,本身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先锋是当地土著为主。」
听明白了。
李景隆心疼自己的人手,拿当地土著当炮灰。
「很好,看来曹国公功劳不小。」
朱英赞许说道。
现在也大概是明白了情况
。
因为是远洋舰队,所以帖木儿很难说派兵报仇。
毕竟等帖木儿组织军队赶过去的时候,李景隆都已经再次扬帆起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