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这个时候推荐黄观,是觉得大多数的臣子,虽然才学很高,但年岁是个限制,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太孙的思路。
选择黄观是因为年轻,三十五岁的黄观在高品级的大臣里,算得上新生代了。
现在却是给了不少惊喜。
单单从章程详细上就可以看到,此番前往白令海峡的,或者说极北之巅的可行性非常高。
各方面的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完善。
即便是朱元璋年轻时候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也就是这么个程度了。
「爷爷有先见之明,如今璞玉已然雕琢成器,可堪大用。」
虽说曾经吐槽过老爷子的方式,但朱英还是得承认,现在的黄观非常好用。
因为在礼部接受熏陶,朱英有观察过黄观的品行,对于大明的忠诚度非常高。
锦衣卫那边也详细调查过了,黄观这些年来,也没有贪污的行为。
对于大孙拍马屁,朱元璋表示很受用。
同时说道:「既然章程如此详细,那就安排行事吧,咱觉得黄詹士说得对,事有轻重缓急,远征军之事宜早不宜迟,关于选拔之事,就不必过多等候了,完全可以先行选出五万人出发。」
「这上面的备案也很是不错,有几分道理,远征军完全可以在明年再次出发一批,将士们热情如此高涨,区区五万人,对于咱们大明来说完全不算多大负担。」
「可这流泪树,事关重大,如若真能把这蒸汽铁甲船制作出来,这天下咱大明水师何处不能去。」
「莫说是第二批,便是第三批,第四批又如何,如若是人数差了些,那就从北境招聘人手,他们常年生活在寒冬之季,自然有其生存之道。」
格局打开。
在朱英看来,这远征军死亡率太高。
可在朱元璋看来,如果能造出蒸汽铁甲船,哪怕是二三十万人的损失,那也是值得的。
朱英还有些道德感,但是像朱元璋这种半辈子都在杀戮中度过的,怎会有道德约束。
换个角度说,他才是道德本身。
「有道理。」
朱英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格局还是小了。
慈不掌兵。
虽然自己暗自提醒过自己很多次,但在思路自然会有所限制。
.
...
为了尽快选出合适的远征军人选。
朱英提供了一条比较简单的筛选条件。
选择黄观是因为年轻,三十五岁的黄观在高品级的大臣里,算得上新生代了。
现在却是给了不少惊喜。
单单从章程详细上就可以看到,此番前往白令海峡的,或者说极北之巅的可行性非常高。
各方面的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完善。
即便是朱元璋年轻时候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也就是这么个程度了。
「爷爷有先见之明,如今璞玉已然雕琢成器,可堪大用。」
虽说曾经吐槽过老爷子的方式,但朱英还是得承认,现在的黄观非常好用。
因为在礼部接受熏陶,朱英有观察过黄观的品行,对于大明的忠诚度非常高。
锦衣卫那边也详细调查过了,黄观这些年来,也没有贪污的行为。
对于大孙拍马屁,朱元璋表示很受用。
同时说道:「既然章程如此详细,那就安排行事吧,咱觉得黄詹士说得对,事有轻重缓急,远征军之事宜早不宜迟,关于选拔之事,就不必过多等候了,完全可以先行选出五万人出发。」
「这上面的备案也很是不错,有几分道理,远征军完全可以在明年再次出发一批,将士们热情如此高涨,区区五万人,对于咱们大明来说完全不算多大负担。」
「可这流泪树,事关重大,如若真能把这蒸汽铁甲船制作出来,这天下咱大明水师何处不能去。」
「莫说是第二批,便是第三批,第四批又如何,如若是人数差了些,那就从北境招聘人手,他们常年生活在寒冬之季,自然有其生存之道。」
格局打开。
在朱英看来,这远征军死亡率太高。
可在朱元璋看来,如果能造出蒸汽铁甲船,哪怕是二三十万人的损失,那也是值得的。
朱英还有些道德感,但是像朱元璋这种半辈子都在杀戮中度过的,怎会有道德约束。
换个角度说,他才是道德本身。
「有道理。」
朱英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格局还是小了。
慈不掌兵。
虽然自己暗自提醒过自己很多次,但在思路自然会有所限制。
.
...
为了尽快选出合适的远征军人选。
朱英提供了一条比较简单的筛选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