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2章:太孙特赦

    京师邸报正常发行。

    在这个时候,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黄帝纪元。

    “四千零九十六年,这是咱们大明现在历法吗,怎的有四千多年那般长,这邸报司,不会是搞错了吧。”

    “愚昧,你看那后头,不是印着咱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的年号吗。”

    “黄帝纪元,没听说过啊,四千年呢,什么朝代有这般久啊。”

    “气煞我也,你这人,难道连祖宗都忘记了吗,这黄帝,就是咱们中原的先祖啊,咱们现在这些人,都是黄帝的后代,这叫炎黄子孙。”

    不要小看大明的文盲率。

    哪怕是现在,那也就是九成的文盲。

    朱英搞的学堂教育,义务教育,主要是针对下一代的,已经在工作,为了生活奔波的人,怎么可能停歇下来去读书。

    哪怕现在整个南直隶的学堂,已经是免费对外开放,少年,中年,老年,都可去读。

    可大多数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每日醒来就是为一了家中妻儿老小奔波卖命,想去,也没那可能。

    唯一的忙里偷闲,也就是听听说书了。

    京师坊间的小茶楼。

    听着下边议论纷纷的说书先生,不疾不徐的走上了讲台。

    惊堂木一拍,热闹的茶楼就安静了下来。

    说书先生先不忙着解释黄帝纪元,而是就邸报上的内容开始讲述了起来。

    京师邸报不仅仅是关于南京的事情。

    而是全国的重大事件,都会刊登上去。

    如最近的热门事件,就属河南的水灾了。

    一个个数字从说书先生的嘴中不断的说出,那是一条条生命的流逝。

    大水之下,有那为了妻儿放弃自己性命的,也有那为了自己活命将其他的推向死亡的。

    也有宁愿自己饿着,也要把饭食让给老小的,同样有那黑心商贩为了钱财囤货居奇的。

    说书先生讲着。

    说一段,下面一阵怒骂,说一段,下方一阵喝彩。

    尤其是说到朝廷组织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去对河南进行救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候。

    台下边是一阵阵大声喝彩。

    只要内容讲完后,就是广告了。

    某某店铺的点心如何好吃,某某家的酒水酿造复杂。

    这个时候,听众们有些喊好,遇到那坑人店铺的,也同样要发出一阵阵嘘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