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4章:暹罗城破

正不管如何,最后的情况也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朱英就叫来徐妙锦,帮他起草令旨。

    ——

    吴城。

    这里是吴王朱允炆的藩国。

    在去年的北伐结束后,今朱允炆就被允许回到吴城。

    毕竟他去京师,跟朱樉,朱棡,朱棣,朱榑倭国四王不同,完全就是来凑个热闹。

    北伐那边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在京师里也是玩乐度日,留在京师也没太大必要。

    不得不说现在的吴城发展还是挺不错的。

    背靠大明,还有朱英给他的五万精兵。

    哦,现在只有两万,三万兵被调去了真腊。

    不过这对吴城也没有什么影响,安南占城都已经归属于大明,两万精兵完全够了。

    吴城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朱允炆自小受到儒家学说影响,讲究的就是个和平治世,现在的吴城也是一番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

    在朱允炆的小朝廷,有着将近七十名文官。

    许多在大明感觉很难混的读书人,就来投靠黄子澄,在朱允炆这里混个一官半职。

    朱允炆的朝会和大明一样也是三天一开,这倒不是说朱允炆懒惰,而是黄子澄劝谏。

    如果藩国的朝会比大明开得还要密集,岂不是说吴王比陛下还要勤奋?

    吴城这么勤奋的召开朝会,是否有什么多余的心思。

    黄子澄的这一番话,让朱允炆打消了每日召开朝会的举措。

    他还是很享受朝会的,毕竟曾经他距离大明皇位非常的近。

    如果不是大兄的突然出现,他才是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朱英发出的令旨,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吴城。

    这样的速度自然是因为蒸汽铁甲舰的关系,令旨走的是专用通道,随时都有预备着的铁甲舰等候。

    而占城这块,在两年前就有给蒸汽铁甲舰补充石炭的站点了。

    “奉太孙令旨,调吴城黄子澄为暹罗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暂主导暹罗政务,有任命之权。”

    “黄左使,接旨吧。”

    在宦官的催促下,还没反应过来,跪在地上黄子澄连忙高呼:“臣谨遵太孙令旨。”

    随后起身一脸喜色的接过令旨。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竟然还能归于朝廷麾下,原以为这辈子就是在吴城混了。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而且还是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