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台水力钻床是宋应星根据王朴的提示设计,并且亲自监工制造的,到现在已经试用了两个多月,加工速度果然比人工钻孔快了许多倍,人工钻孔要一个月才能钻好一根枪管,可一台水力钻床一天就能钻好一根枪管,加工速度整整提高了三十倍!
而且水力钻床钻出来的枪膛明显比人工钻出来的枪膛要平直!
不过,王朴这次来紫金山兵工厂却不是冲着水力钻床来的,而是冲着宋应星刚刚研发成功的后膛枪来的。
所谓后膛枪是和前膛枪相对的。
前膛枪的火药和铅弹得从枪管的前端塞进枪膛,再用通条压到底部,这是个很费时间的技术活,在没有发明纸壳弹之前,最熟练的老兵每分钟也只能开两枪,有了纸壳弹之后,速度才有了极大的提高。
后膛枪的纸壳弹就不再是从枪管的前端装填了,而是从枪管后端装填,好处是装填更加迅速,而且不必站起来用通条把弹药往枪膛里压了,这样一来,士兵就能趴在地上装弹,持续射击了,这极大地提高了火枪兵在火枪对射中的生存能力。
相对后膛枪,前膛枪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扫盲:公元1545年(嘉靖二十七年),明军在收复被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人及枪支,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枪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火绳枪,称之为“鸟嘴铳”,即鸟枪或鸟铳。
鸟铳枪管用熟铁打造,重约12斤,有准星、照门,安装木托之上,鸟铳口径在9~13毫米之间,枪管长度在90厘米~150厘米之间,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超过100米,这个有效射程不是吹出来的,玩过民间火铳(也是滑膛枪)的读者就会知道。
有些读者总喜欢把无知当成真理,说什么火绳枪的射程只有45米云云,事实上明代的造铳工艺是相当精良的,远非后来的满清所能比拟,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明代的造铳、铸炮、造船工艺完全中断,科技倒退了足足三百年!
至于大明边军所使用的鸟铳、火铳射近程,威力小,容易炸堂,实战中完全压制不了建奴的弓箭,则完全是因为官场腐败造成的,工部官员为了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把鸟铳的管壁做得其薄无比,能不炸膛吗?
但这跟明代的造铳工艺无关!】
宋应星研发的这支后膛枪口径只有10毫米,比火枪队使用的前膛枪口径小了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