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管能不能达到,经过科级以上干部一天的讨论,大家认为,不管能销出去多少,这次自力更生肯定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大家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一定会拼了命也要做好,领导们有什么任务只管下达就行了。
大家干劲是足的,可要让人家喝啤酒,可不是能下达指标的,要人家愿意销售你的。愿意喝你的才行。
经过几次开会,最后还是将目标定在了保三坐四争五,黄云逸总觉得有些大跃进的感觉,陆科长也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集团公司的资金只能拿四百万,果然没有出柳经理地预料,但至少可以启动大干一场了,也不能想这么多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目标定下来了,自然就想着接下来要办什么事情了。
为了方便厂里和外界联系,做公关。经报集团公司同意,啤酒厂的这些领导们又变成了总经理,黄云逸也变成了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陆科长他们也改成了销售总监,唐莉莉他们这些销售人员都印了两份名片,一份是销售经理,一份就是销售部,没有头衔的。
大家一至同意黄云逸的走大排挡路线,而且是不做广告,直接和大排挡老板合作,给予他们和别地啤酒厂更多的优惠,同时提供给他们冰柜,让他们每天能冻冰啤酒。
去和大排挡老板谈这个问题好解决,啤酒厂的这帮销售员现在是干劲实足,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跑郊区了。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冰柜,就算2000冰柜,按照市场价格,一台总也要一千来元,黄云逸做了一些了解,一般市场价在2000之间,但是这样批量购买没有和厂钱一台才行。
“五百块应该能搞定。”谢经理想了想说,“市场价打五折。”
就如按他这样计算,这里至少要一百多万,这四百万就分去了一大部分,虽然并不是白给大排挡的,还要让他们交押金的,但前期肯定还是要投入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先要试生产老百姓牌啤酒,而且最好能符合大排挡吃饭人的口味。
这个问题好解决,徐工说两个星期肯定叫一张满意的答卷。
随后四个人就开始带着手下一帮人行动起来。
柳经理带着办公室去做上面领导和有关部门地工作了,去找老关系要钱要政策去了。
徐工带着技术人员试验出好几种口味的啤酒,送到各种大排档里去找人试喝,这也算是技术公关,一帮人两个星期下来,没怎么睡觉,每天都泡在厂里,按徐工的说法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