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已经处于一种疲惫之态,再也没有像之前拿下马恩河战役那样一路高歌猛进。相反,英法联军反而成功阻挡住德军的步伐,在军事实力上渐渐初露几分优势。
只不过对于外界那些不懂军事的星斗小民们而言,他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德国攻占巴黎首都,几乎吞下了三分之一的法国领土,因此才会认为是同盟国占据绝对上风。
民间的意识最终会影响政治观点,所以在政治角度上来看,同盟国确实风头正盛。
然而,随着亚洲战场几经波折的局势最终一锤定音,整个欧洲政治层面再次遭到撼动。
而这种撼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又体现在军事上,在巴黎和凡尔登两线上的英法联军士气受到严重的挫伤,协约国阵营之一的日本国居然被中国打败了,并且中国现在正在向南亚蔓延,法属殖民地早已经被毁,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印度和海峡殖民地。
面对这样的大局影响,哪怕是最基层的士兵都会生出危机感。
相比之下,同盟国的士气却有整体上的提升,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还是奥匈帝国,尽管这两个国家参战的规模还不足德国的十分之一,而且之前的处境一直不太理想。但经过这次中国大获全胜的刺激之后,两个国家都得到了不少的鼓舞。
在这种浓厚同盟国占优的气氛熏陶之下,一直按兵不动的意大利终于做出了反应。
自欧洲大战开战以来,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阵营,可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任何军事行动,相反一直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如今的意大利在欧洲的国家地位是最弱小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在欧洲列强眼里,意大利的国家实力还不如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而且以大部分国土临海的地理区域,随时都能遭到英国海军侵袭,意大利是不可能经受住如此漫长的消耗。
所以对于意大利而言,他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不与英国为敌。
除此之外,意大利同样是需要快速发展,通过古老但有有效的殖民方式来扩大国家实力,但因为本身国力不济,这种殖民扩张的方式只能借助其他列强大国来得以实现。
这次欧洲大战,虽然危机重重,可却同样有很多机遇。正是意大利这种贫弱国家一赌国运最好的时候。
开战之前,因为德国先一步向意大利开出一系列条件,并且允诺提供一笔战争经费,故而先行宣布加入同盟国阵营。可与此同时,意大利并没有忘记暗中跟英法两国保持联系,向英法两国讨价还价。正因为如此这种投机
只不过对于外界那些不懂军事的星斗小民们而言,他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德国攻占巴黎首都,几乎吞下了三分之一的法国领土,因此才会认为是同盟国占据绝对上风。
民间的意识最终会影响政治观点,所以在政治角度上来看,同盟国确实风头正盛。
然而,随着亚洲战场几经波折的局势最终一锤定音,整个欧洲政治层面再次遭到撼动。
而这种撼动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又体现在军事上,在巴黎和凡尔登两线上的英法联军士气受到严重的挫伤,协约国阵营之一的日本国居然被中国打败了,并且中国现在正在向南亚蔓延,法属殖民地早已经被毁,用不了多久就会轮到印度和海峡殖民地。
面对这样的大局影响,哪怕是最基层的士兵都会生出危机感。
相比之下,同盟国的士气却有整体上的提升,无论是奥斯曼土耳其还是奥匈帝国,尽管这两个国家参战的规模还不足德国的十分之一,而且之前的处境一直不太理想。但经过这次中国大获全胜的刺激之后,两个国家都得到了不少的鼓舞。
在这种浓厚同盟国占优的气氛熏陶之下,一直按兵不动的意大利终于做出了反应。
自欧洲大战开战以来,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阵营,可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任何军事行动,相反一直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如今的意大利在欧洲的国家地位是最弱小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在欧洲列强眼里,意大利的国家实力还不如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而且以大部分国土临海的地理区域,随时都能遭到英国海军侵袭,意大利是不可能经受住如此漫长的消耗。
所以对于意大利而言,他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不与英国为敌。
除此之外,意大利同样是需要快速发展,通过古老但有有效的殖民方式来扩大国家实力,但因为本身国力不济,这种殖民扩张的方式只能借助其他列强大国来得以实现。
这次欧洲大战,虽然危机重重,可却同样有很多机遇。正是意大利这种贫弱国家一赌国运最好的时候。
开战之前,因为德国先一步向意大利开出一系列条件,并且允诺提供一笔战争经费,故而先行宣布加入同盟国阵营。可与此同时,意大利并没有忘记暗中跟英法两国保持联系,向英法两国讨价还价。正因为如此这种投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