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9章,定局南亚


    之前所提及的什么中俄关系改善、俄国内政改革、俄国资产阶级参政等等,这些实际上是社会革命党的利益所在,对于中国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共同的意向罢了。

    没有共同的利益,中俄是永远不可能走到一块,这就要看社会革命党是否有这个觉悟。

    在克伦斯基临行前的两天时间里,黎元洪特意来到北京大本营,为其引见了几名进步党和国民共进会的党政人员。双方在一起交流了一些政党之间的心得,中方人员间接的向克伦斯基透露了关于党派该如何发起斗争的方式,只要能够拥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以及给国民大众美好的许诺,这个党派就能轻而易举的成为执政党。

    同时,黎元洪还特意带来几分国外的报纸,上面分析了世界大战目前的局势环境,以及各参战国国民对战争的厌倦。最后他还非常直接的告诉克伦斯基,世界大战无论谁胜谁负,沙俄既然已经从前线撤军,已经形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若是协约国胜利,沙俄捞不到任何好处,若是同盟国胜利,沙俄反而还会受到牵连。

    听到这里,克伦斯基完全明白了中国方面的意图,虽然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毕竟黎元洪所说的话很有道理。既然沙俄已经从前线撤军,哪怕协约国侥幸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英法两大霸主都只会埋怨沙俄作战不利、擅自撤军,绝不会多给任何便宜。

    他告诉黎元洪,等到返回俄国之后一定会将此次中国之行详细的进行讨论,并且表示会主动保持与中国方面的联络,一旦有任何进展就在北京与沙俄方面开始交涉之际,关于南亚的“议和”谈判也稍微有了几分进展。

    吴绍霆将罗哈德少校留在昆明长达一个月之久,不过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是让罗哈德与印度方面保持联络,省的印度方面还以为自己不屑之下处决了来使。

    在之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吴绍霆并不是纠结于考虑“是否议和”这个问题,他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情报部门对印度方面虚实的侦查,确保这次真的是弗伦奇元帅下定决心要停战。他从始至终还是保持着怀疑态度,毕竟弗伦奇元帅派来使者进行谈判实在太突然了,在很多事情上都欠缺合理的解释。

    直到三月下旬的一天,在印度的情报人员监听到几份德里与伦敦之间往来长途电报,证实了弗伦奇元帅与英属印度政府都已经认为南亚战争无法胜利,利用各种理由来劝说英国政府选择与中国议和。

    虽然有了这几分监听电报依然不能百分之一百确定真实性,但对于吴绍霆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