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军人

里顿生未来之路还很长的感觉,不过钢铁、石化等方面的有了着落,以后迁回国只需要购买足够的设备,也就差不多能够生产常用的钢铁,冶炼出能够使用的燃油。完成了这个,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功绩了。

    钢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为最为重要的一大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发展的保障.没有钢铁,运能巨大的铁路、水运都因为无法制造出火车、轮船、钢轨而失去最为重要的运输力量;没有钢铁,不能建设高楼大厦促进国民就业,不能修筑水利工程发电防洪;没有钢铁,就造不出枪、炮、军舰、战车等等,就不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总之,钢铁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相当于其组成身体的根根硬骨,失去了它的支持,任何强壮的人都将成为一堆软肉任人宰割。

    中国的落后也就是从材料工业的落后开始的,当各国材料工业已经极大进步,开始使用轻便化步兵炮、后装步枪、铁甲舰的时候,满清还在使用火统、红衣大炮、木质帆船。当兴建起一大批新式工厂,尤其是钢铁厂时候还在模仿别人铁甲舰的时候,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开始了有钢铁堡垒之称的战列舰,实力之间的差距并不是源于军队士气的寡弱,而是从开战之气前的工业实力对比就已经确立了谁是胜者。

    中华民族要想翻身做主人,就必须在工业实力上狠下功夫,这也是为什么张雨生要借助亚美集团如今还在美国本土的优势,大力开展和其他工业集团的合作,而他下一轮更大的计划就是并购一些美国西海岸周边的小型的工厂,比如炼钢厂、水泥厂、石油化工厂等等,其现成的工业设备是未来快速运送回国的基础,而提前培训技术人才也是为了回国工业建立之后不至于没有人才可开工生产。

    关于钢铁生产方面,钢铁生产设备和企业规模一直向大型化方向发展。1870年前的大英帝国高炉平均日产生铁也就25吨左右,但到了现在,美国联邦钢铁的高炉能够达到近200吨的日产量。在产量方面,1875年全世界生铁产量为1400万吨,钢产量为190万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其钢铁的巨大需求也直接刺激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的迅速提升,张雨生估计当今世界的生铁和钢产量也就在8000万吨和7000万吨左右。

    可以说,帝国主义国家的强大与其基础工业的强大是不无关系的,钢铁工业的强大可以让帝国主义国家追逐钢铁巨型舰船的大西洋航行比拼,为的就是一个蓝飘带奖,一艘泰坦尼克号的损失也不过是帝国主义国家们强大的一大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