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汽车与石油

关键的时候失去了外界的“支援”,如果英法联军再来一次类似索姆河的主动进攻,估计德意志帝国只能选择后撤了。

    当然,之所以能让疲弱不堪的英法联军很快强盛起来,除了英国爱德华·格雷爵士等主战派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原本流入德国的庞大战争物资运输线已经被切断,众多的物资开始慢慢流入协约集团,尤其是数目众多的载重汽车逐渐让英法联军的后勤运输压力减小。

    当法军已经有了将近6万辆中型载重越野卡车,4万辆重型载重卡车,将近一万辆牵引车,而更有财的英国已经有了将近15万辆各型车辆,英法联军的后勤运输能力早已到达巅峰,完全能够满足他们在索姆河战役打出一个七天七夜的火力准备奇迹,两千万发炮弹即便每颗炮弹只有一千克重,那也将近有两万吨重的炮弹需要从后方运抵前线,没有数量庞大和质量优秀的卡车,根本无法实现如此庞大的火力准备,而且他们使用的炮弹岂止才一公斤一枚?

    “战争开始让士兵们成为配角,倒是奔行在后勤运输线上的司机和汽车成了决定战争的主角!除了人力的微弱影响外,我们可以认识到:战争已经向能源时代演变,石油开始成了战争的绝对战略物资……”

    当英法联军向他们的好盟友美国发来更为庞大的石油需求订单时,整个美国都陷入了一阵思考之中,尤其是美国商界非常著名的“企业家”报,更是引申出关于石油重要性的思考。德国为石油,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出征罗马尼亚,主要考虑就是要把以前分属于英国、荷兰、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炼油、生产和管道企业重组成一个大型联合企业,为德意志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

    英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役,就是为了确保俄国巴库的石油能够供给英法用于战争,但战役却遭到惨败,结果就是奥斯曼皇帝下达了禁运令,俄国石油难以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运出,英法联军急切需求的石油只能寻找中立的美国,否则前线每天一万多桶石油的消耗量,足以让英法联军好不容易确立的丝丝战略优势化为灰烬。

    美国报业与舆论界讨论的也就是法军的福熙将军敦促克莱门西奥总理,向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一项紧急请求,克莱门西总理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不能及时供给石油,我们的军队立即就会瘫痪,这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对协约国不利的条件下媾和!”言下之意就是石油已经成了影响战争进城的最关键因素,军工生产、后勤运输、军事调度等等都已成了过去式,能源之石油业已成为战争的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