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 知道何去何从

因细小的过失而再次酿成悲剧,即使试飞的不是王助等人也一样如此。

    “二项目的样机的试飞安排在什么时候?”

    高兴之余,张宇问道了另一个问题,中航集团同时进行的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今日洪国远试飞的那种单人驾驶的轻型飞机,以后可以该机为根本衍生出一整个系列的飞机,尤其是战斗机。而另一个项目则是多人机组操控的大飞机,运输机、轰炸机、民航机等等都可由其演变。

    “下个月月初,发动机的冷却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我们还想多试车一些时间验证改进的正确性,从今天一项的样机试飞结果来看,我们的技术是值得信任的……”

    “不论怎样,不要急着出成果我们有的是时间。”张宇说着,拿起一份电报再瞧了瞧后,接着说道:“你要的人已经找到了,西科斯基和科恩达已经在法国登船出发,还有两个已经确认战死疆场了,剩下的杳无音信!”

    “能找到两个已经不错了,这……”王助拿着电话很是犹豫有些话该不该说,但一阵思忖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集团内包括航空工程学院里,有不少人都在议论集团是不是要另设新项目?直升机和喷气机会不会是下一阶段集团的攻关重点?螺旋式飞机虽无太大前途,集团究竟对活塞式飞机有多大的开发力度……”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航科研人,包括工大航空学院的学生在内,当然也包括王助本人,西科斯基是做大飞机非常有名的,但他确实是一个执着的直升机爱好者,他被招募进了集团后,必然会在集团的帮助下组织出一个直升机研发机构;比西科斯基还要猛的就是科恩达,他是个专注于喷气式的人,来了之后不安排出一个专门的研发机构,肯定是极其不划算的。

    所以,航空工程学院的学生包括老师都关注着自己未来就业的走向、航空事业发展的方向,其实变相的就非常关注集团的走向,他们毕业以后注定是要跟着中航团团转的,所以中航态度决定了数千人的就业前途,甚至还决定了中国人未来航空梦究竟会变化出何种花样。

    但中航毕竟是政府所有的集团,中航的态度还不是得看政府的态度,而主导政府这方面的自然是张宇,所以王助遇到了这样棘手的问题,只能求救于张宇了。

    “这个问题,还是得看你们自己。我知道不光是集团里、学院里,不少人都是各有喜好的,当初为了一个液冷式还是气冷式,你们就能分成两班人马各出成果。以后大不了以后再分细一点,活塞式发动机也就只能分大小、分液冷还是气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