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压迫与反抗

叛乱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只有把他们消灭干净才能确保复国大业的稳定。

    驻扎在乌克兰的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的干涉军,是以法军和希腊军队为首,和赶过来的英国舰队配合,很快在优势火力的帮助下成功渡过了红军重点防守的聂伯河,干涉军很快向库尔斯克等地区挺进,一路上自然是对怀疑为红俄的人皆予以坚决屠杀,用铁血政策防止红俄分子祸乱后方。

    这样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苏维埃与人民的关系密切,在广大贫苦人民的眼里肯定是支持苏维埃红军的,但支持也是需要人员组织的,干涉军一路上击溃了无数的红军部队,屠杀大量的部队指战员和优秀战士,让红军部队在作战能力上越来越低下同时,任意杀害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这些最容易被红俄所欺骗,甚至已经加入到红俄队伍中的人,必须给予坚决处理。

    所以这样一来,高压政策下虽然很是惨无人道,但也变相降低了溃兵对自己后方补给线所造成的威胁,为干涉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殊不知这样做对俄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失去了大量文化、技术、科技人才,必将对俄国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但这些都无所谓,因为俄国皇帝要的是一群愚昧不堪的人民,聪明的反而他不喜欢,因为越聪明的人越容易闹事儿威胁他的统治地位,继而威胁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1年4月5日,从摩尔曼斯克登陆的、从远东开过来的、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从乌克兰出发的……四面八方的干涉军将苏维埃的土地一寸一寸占领完毕的时候,当整个苏维埃已经人力资源异常不足,没有粮食和军械支持战争继续的时候,当因长期高强度工作但却没得到应有回报的工人们,从饥饿难耐过渡到心存不满的时候。妇女儿童都要被送进工厂干脏活累活,而男子却送上战场吃上几颗枪子儿便宣告“殉国”,这样的比沙俄统治之时还要不堪的命运岂能被接受?

    他们开始怀念诺曼诺夫王朝时候自己至少还能有生存下去的限度,但红俄当头竟然一天到晚吃不饱,却还有做不完的活。所谓的土地革命梦成了空谈,千家万户聚拢到一起大谈集体主义,干活的少吃饭的但挺多,这样的日子难道就是红俄所宣传的人人富裕安康?

    尼古拉二世也顺应民意宣布了他们复国之后的一系列政策,会减免农民的大部分税收、增加工人待遇和福利等等,经过一次翻盘的尼古拉二世已经知道收敛一些,在这紧要的关头更是什么都可许诺,所以穷则思变的人们开始慢慢转头干涉军这边,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