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转向

供了方便,一艘排水量四万吨的报废集装箱运输船很快送进了广州港的一个封闭式船坞,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对船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与评估,同时造船工程师结合海军要求制定改造方案,不久之后为期一个半月的改造工程成功收尾。

    1929年7月,海军航空母舰实验部队完成第一阶段训练,也就是在一个陆地机场上划出了一条二百七十米长、三十米宽的“准航母跑道”练习,大部分内容都是飞行员的驾机起降训练。而那艘报废集装箱船改动之后也是这样一个主要尺寸,典型的直通甲板式航母,但有总比没有好,实验部队很快在训练航母静止、慢速、快速等状态下,与指挥人员协同进行单机的起飞降落训练,在保证飞行员和舰载人员的安全下,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发展,每一项科目或课题都反复演练直至找出最好的方式方法,虽然这样比较耗费重油,但对飞行员的成长、地勤人员的进步、指挥协同人员的成熟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进行认真、严谨、细致的研究探索,是一支军队成长起来的必备素质,包括各大列强海军建设发展也是遵循这样一种探索之路……”张宇对海军的成长一直持鼓励态度,但很少主动要求海军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他希望海军能在自主探索之路上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和积极性,作为高技术集成性兵种,学习型的海军才能是真正的强大海军。

    当然,如果他强力干涉进来,海军的发展肯定会走上一条标准的笔直的坦途大路,肯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拥有相当傲人的规模与战斗力,但这样的海军只会盲目的遵从他的指示,也就是他作为穿越者所拥有的“预见性能力”,这样反而会害了中国海军。对于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尤其是空军的发展建设,张宇更多的是在技术问题上做出帮助,空军本来就体现一个国家高科技尖端工业能力的兵种,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几乎就能拉出一支优秀的空军和陆军,但海军却不能,只因为海军是技术集成性高级兵种,大跃进式的发展无法做到“集成二字”。

    事实上,海军即便没有得到张宇多少“悉心指导、特别叮嘱”,其发展脚步依然走得很快。究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有过去的自治区、如今的共和国,比较完整而且先进的现代工业作为支撑,这是一个海军强国必备的基础,当然也是共和国海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主因所在。有了强大的后盾作为支撑,海军的脚步自然走得轻快。

    1929年10月19日,在建国之后不久的海军装备发展讨论会上,共和国主席、国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