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周历史上实行过两次分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第一次分封是在武王伐纣,殷人势力依旧十分庞大,所以武王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到殷。分封制并非武王本意,而是迫于当时情势,为了稳定殷人。”
赵王点了点头。
赵安这么一分析,先王实施分封制的缘由,顿时就一清二楚。
戴丞相也颔首,脑子转过弯来,先王之道自然无措,不过当时分封,是武王迫于当时形势,但今时不同往日,赵安改制自然不算违逆先王之道。
赵安这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戴丞相心里十分赞叹。
赵安继续笑道:“父王,第二次分封,乃是武王驾崩,周公辅佐成王摄政的时候。当时周室内矛盾重重,商朝旧部又想复辟。周公东征,杀了管叔,平定了西部叛乱,重新分封鲁、齐等国,如此这般据西向东移民,扩展大周军事力量。此时分封制,乃大势所趋。此后,周公便不再轻易分封诸侯,分封制真若有那么好,为何周公在情势危急时才选择?”
曹操有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这人,了不得啊,创立大周礼乐制度,在赵安原时空,可以说是孔子的第一偶像,对周公无比崇拜,他倡导的仁政也是为了再现周公治理下的盛世。
赵安一席话让赵王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暗叹周公高明,除了对周先王更加崇敬,也对分封制不盲目推崇了。
“儿臣还有话想单独和父王说。”赵安这时又说道。
赵王自然答允。
张御史刚才一口一句,赵安违逆先王之道,搞得跟真的一样,现在看来,谁还能比赵安更懂先王之道?
张御史,才是不懂先王之道,搞笑呢!
赵王对赵安十分满意,立刻屏退了戴丞相和张御史。
张猛一脸懵逼的地走了出去。
赵安见此刻唯有他们父子二人,才说心里话,道:“父王,大周昔日分封,是情势所迫,不得已为之,其目的是为了稳固统治,其结果是疆域扩大。今天我赵国,那些大夫世代统治他们所在的封地,许多是无能不肖的人,百姓因此遭遇到许多祸乱。”
赵王点了点头,轻叹道:“孤还是担心,郡县制不可久安!那些大夫在封地内世袭,那是他们的封地,一定会想办法把领地尽心治理好。可若实行郡县制,那些地方官只怕会得过且过,只会想着发财升官,说不定会虚报政绩,暗地里剥削百姓,哪里会真在意百姓死活啊!”
郡县制不可久
赵王点了点头。
赵安这么一分析,先王实施分封制的缘由,顿时就一清二楚。
戴丞相也颔首,脑子转过弯来,先王之道自然无措,不过当时分封,是武王迫于当时形势,但今时不同往日,赵安改制自然不算违逆先王之道。
赵安这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戴丞相心里十分赞叹。
赵安继续笑道:“父王,第二次分封,乃是武王驾崩,周公辅佐成王摄政的时候。当时周室内矛盾重重,商朝旧部又想复辟。周公东征,杀了管叔,平定了西部叛乱,重新分封鲁、齐等国,如此这般据西向东移民,扩展大周军事力量。此时分封制,乃大势所趋。此后,周公便不再轻易分封诸侯,分封制真若有那么好,为何周公在情势危急时才选择?”
曹操有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这人,了不得啊,创立大周礼乐制度,在赵安原时空,可以说是孔子的第一偶像,对周公无比崇拜,他倡导的仁政也是为了再现周公治理下的盛世。
赵安一席话让赵王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暗叹周公高明,除了对周先王更加崇敬,也对分封制不盲目推崇了。
“儿臣还有话想单独和父王说。”赵安这时又说道。
赵王自然答允。
张御史刚才一口一句,赵安违逆先王之道,搞得跟真的一样,现在看来,谁还能比赵安更懂先王之道?
张御史,才是不懂先王之道,搞笑呢!
赵王对赵安十分满意,立刻屏退了戴丞相和张御史。
张猛一脸懵逼的地走了出去。
赵安见此刻唯有他们父子二人,才说心里话,道:“父王,大周昔日分封,是情势所迫,不得已为之,其目的是为了稳固统治,其结果是疆域扩大。今天我赵国,那些大夫世代统治他们所在的封地,许多是无能不肖的人,百姓因此遭遇到许多祸乱。”
赵王点了点头,轻叹道:“孤还是担心,郡县制不可久安!那些大夫在封地内世袭,那是他们的封地,一定会想办法把领地尽心治理好。可若实行郡县制,那些地方官只怕会得过且过,只会想着发财升官,说不定会虚报政绩,暗地里剥削百姓,哪里会真在意百姓死活啊!”
郡县制不可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