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4【上海滩现象】

下其他许多电影都要好。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里面的打斗情节太多,会教坏小孩子。不过这比起动辄杀人的武打戏,已经够轻的了……

    当许文强在教堂里嘶声竭力地喊出那声“程程”,我的心都为之颤抖,本以为她会回心转意,但导演却又一次玩弄了我们,就像最后许文强被乱枪打死在百乐门,让人为之神伤……

    我听说后来有热情的观众去围堵电视台和王氏公司的大门,他们想让许文强复生。不过许文强的死,却早在我的预料之中,电视剧每集开头那个被打乱打得颤抖的剪影,早就给了我们暗示。‘在上海就是这样,一个起落,以前什么都没有,变成什么都有了……’这句话道尽了人生的风云变幻。当落难大学生许文强,与水果小贩丁力,相识于上海街头。风云际会,潮落潮起,成就万般梦想……

    在电视剧的前面十五集里,我并不喜欢冯程程这个角色。因为她就像一个美丽的花瓶,好看却没有自己的灵魂,可是人生的剧变终于让她的自我灵魂觉醒……还有秋白、还有欧阳汉,这两个硬朗书生的角色让我想起当年的一些峥嵘回忆……”

    《上海滩》的热播,媒体对该剧与演员的追踪报道,市民对于剧中角色的模仿,被一些研究社会学的专家称之为“上海滩现象”。

    男青年似乎一瞬间全变成了许文强,爱笑、爱嗅鼻子、爱耍风度;女青年将自己的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穿起了洋裙,一切都在朝剧中的冯程程靠拢。

    甚至帮派的一些小头目在自己的头发上打发蜡,有事没事梳着大背头,最后吼着“浪奔、浪流……”

    最让王梓钧好笑的是,《壹周刊》因为对《上海滩》的独家报道,销量居然从3万册猛增到5万多册。

    台湾别的不多,但杂志的种类和数量却比香港多出好几倍。《壹周刊》的成功让其他杂志社看到启示,开始学着《壹周刊》报道明星和时尚,以及当下流行的东西。

    只不过,《壹周刊》的严谨与坚持他们没学到,挖隐私趣闻的本事却学了个十成十,居然有向八卦杂志的方向发展。幸好此时当局管得严,倒没人敢报道得太过火。

    现在王梓钧和赵雅芝等人都不敢出门了,乔装打扮得再离谱,没过多久就被人认出来,接着便是无穷无尽地签名与合影。

    而演冯敬尧的刘丹则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因为他在剧中的形象太鲜明了,是个狡猾的老头子,他用本来的年轻面目出去逛一圈,居然没人怀疑。

    演刘明的柯受良也小火了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