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不愧是明朝后期大将,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军事才能却不错。我是看了史书才知道高李等人出栈道后叛乱却没想到,他只凭分析就能查觉此事,果然非是浪得虚命之辈。”
看了左良玉的话,杨晓不由得暗自赞叹,更补充道:“大兄所言甚是!栈道天险,更胜车厢峡,贼子若敢发动,只需派兵堵住栈道,贼子必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依小弟看来,贼子若想反叛,必在出栈道之后。”
左良玉眼睛一亮,点头赞许道:“秀才胸有百万兵,贤弟不明敌情,只凭愚兄几语,便能分析出敌势。果然是胸有丘壑,天生将才。”
“大兄夸奖了。”杨晓有些脸红,他是凭借历史走向分析出来此事,哪里当得左良玉如此夸奖。
“你再休息一会,我去巡查军营。李英国会送来饭菜,待我巡营之后再来看你。”左良玉接着发话道。
“大兄请便!”杨晓忙拱了拱手。
待左良玉出去之后,杨晓又歇了一会。便有一个亲兵端着热腾腾的饭菜给杨晓送来,此人正是昨夜拿灯笼的那个亲兵。
杨晓一夜无食,眼看饭菜到来,也不客套。先梳洗齐整,接着又大嚼一通之后,这才平静的坐在大帐内的一张靠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