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借粮

光斗各坐赃二万。将其斩于西市,史称六君子。

    而他的弟弟左光先,虽然没有他有名,但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在剿寇的战斗中,更是以骁勇而著称,乃是洪承畴的心腹,在几任的总督中,他受信任的程度更在左良玉之上。

    “看起来这个赵应壁不太好惹呀!”杨晓略一思索,也觉得有些烫手。

    “赵家堡东去一十七里,还有一村,名叫刘家村。”王征南咬了咬牙,艰难的说道。

    “有多少户!”杨晓发问道。

    “约有七十户。”王征南老实的回答道。

    “这村里有无士绅。”

    “没有!”王征南的声音极为低沉。

    “我等二十余人,会合了李英国的人马,最少也有百人。七十户的村子养这一百个士兵,太难了。难道我要像左良玉那样,纵兵抢粮吗?”杨晓的心理挣扎了起来。

    在杨晓思考的时候,王征南始终立于一侧,脸上的表情极为痛苦。

    “整队!”杨晓突然站起身来,大声叫道。

    听到杨晓的声音,所有的军士马上站了过来,排成整齐的一队。

    “王征南!”

    “属下在!”

    “一人留守,等候李英国。由你带路,去赵家堡借粮去。”

    “呼!”王征南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但马上又纠结了起来。站在杨晓面前,欲言又止道:“大人,赵应壁的老师可不好惹呀!”

    “举子之身,屡受国恩。军士为国杀贼,口中乏食,去找他借点粮食不过分。来日加倍归还即是。”杨晓伸手制止了王征南的话。

    “是!”王征南见劝不动杨晓,便不再多言。安排一人在此等候李英国,接着便带着杨晓与众士兵向赵家堡前进。

    “当当当……”

    一行人如此走十七八里路,远远的便看到一个巨大庄院,由青石所筑,两角还各有一个吊斗,那锣声便是从吊斗上传下来的。

    “看起来这个赵应壁有点本事,把庄院修的和堡垒一样。”看到这种情形,杨晓自语道。

    “大人有所不知!”听到杨晓的话,王征南讲道:“陕西流寇四起,军民深受其害。有实力的士绅为了保护家产,不惜重金修筑高墙。更收整民众,练武整备,以此护院。”

    “原来如此!”杨晓目视前方。但看原来庄院外的人手,在听到锣声之后,都扔下手里的活计,拼了老命的向庄院狂奔而去。而庄院的大门,也在缓缓的关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