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六十九、 发报机

,有点像四角号码字典中的角码。

    而发报和收报都需要事先进行电码翻译,发报方是将文字(明文)根据密码规则翻译成一组一组的数字,收报方接收到电码、抄写下来这些数字后,再按照密码规则将这一组一组的数字反译成文字。

    规则是简单,难就难在发报机的制作,特别是电阻和二极管,这涉及到了新时代的发明,必须得科技研究人员一步步克服。

    有了方向以后,孙放非不负众望,终于取得了的成果,并在短距离内获得了滴滴滴的信号。这真是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孙放非当天就通知了王华。

    王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抱着女儿转圈起来,转了一会,才想起立即去看看,拉着孙放非急急忙忙跑了。

    王华和孙放非站在天神庙内,前面一个人已经在桌子上放着一台接收器,正盯着表的时间。当表的指针定格在九点的时候,接收器本来安安静静的,却突然发出了短促的低鸣声。前面那人用心聆听,然后在纸上快速的记录下来,直到接收器没有动静。不过那个人没有站起来,依然还是老实的坐在那里。

    “怎么了,还没好吗?”王华紧张的问。

    “为了避免差错,我要求他们一定要传两遍!”孙放非低声解释说。

    两人话音刚落,接收器又滴滴滴的响起,那人略显紧张的再次记录起来。王华都不由看得额头冒汗。

    最后终于完成了,那人需要点时间再翻译出来。

    内容是王华写的,所以,他其实早知道写的会是什么,可是那人不知道,所以,这就考验发报机的准确率了。

    内容很简单,就是:收到消息,希望尽快回复,我在这里等候。

    那人的翻译是错了一个字,“这”翻译成“家”。

    “好!”王华忍不住叫出声来,因为这点小差错已经无关紧要了,只要熟悉就可以了。“不过,你这个信号能够接收多远的距离?”

    他们在天神庙接收,发报是在实验室那边,最多也不会超过5公里。

    “按照理论是可以传送到几千公里以上!不过,我们也才做出来没多久,看到实验成功了,就赶紧来和你汇报了。”孙放非说。

    “那赶紧派人出去实验下,让人坐上马车,往北方跑,白天从7点开始,每隔一个小时,就定时发报,直到晚上6点,看看最远是否可以到布衣市。”王华立即下了命令。

    布衣市和西京市的直线距离有600公里,如果可以用的话,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