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五四运动

布“北京学生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政治斗争口号。

    当日下午,高师的学生举着用白布写好的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宇,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首先到达**广场。其他各校学生也怀着炽烈的爱国热忱,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参加集会游行的有三干多名学生。他们手持小旗,上面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严惩国贼”等慷慨激昂的口号。

    游行队伍到达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受到军警的阻拦,多次交涉毫无结果。中国的土地竟不让中国人通过,学生们顿时就被激怒了,饶是素来温和的同学也压抑不住受帝国主义欺辱的愤怒感情。

    学生们本来就已经陷入狂热的爱国状态,军阀头领们却很给力地继续往上浇了一把油,仿佛嫌这把火烧得不够旺。这些愚蠢的军政府头目们,整日忙着抱列强的大腿和搞内部斗争,早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用军事手段去解决人民的政治权利要求,结果总是要悲剧的。

    愤怒的人群潮水般地向赵家楼涌去。这出乎负责总指挥的北大学生傅斯年的意外,虽极力阻止,却毫无效力。匡互生和另外几个高师的学生走在队伍的前面,高呼口号,散发传单,登台演讲,沿途观看的民众无不动容。

    正因为受到了学生们爱国之心的感染,许多的工人都纷纷决定响应。工人们的参与,也带动了其他业界的人心,事情开始闹大了。

    但是真正惹怒了军阀大老们的却是“火烧赵家楼”事件。这件事,让军阀的上层统治者们认为是学生对他们权威的挑衅!至此,双方原本就很差的关系完全恶化了。

    火烧赵家、痛打章宗祥的义举,震动全国,“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却也引发了军阀政府继续实行高压政策,这使得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发生了动摇。

    其实,在钟泱看来,整个事件完全是双方理念的冲突而引发的。北洋军阀是依靠帝国主义,但不是列强的附属。事实上北洋军阀的几位大帅都是有爱国主义的,至少不是汉奸。比如张作霖,段祺瑞。所以他们会拒绝签字。

    北洋军阀是先为己,后为国,不要以为他们是只会卖国。但是学生们的要求和行为也不算是错,因为他们拥有着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进步革命思想,我们姑且称之为进步思想。

    虽然这些进步思想并不适合于我们的国情,但也的确要比军阀统治思想要优秀得多。但是如果那样去做,军阀们的利益自然就要受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