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陈炯明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中华革命党”,并就总理职,规定党员宣誓效忠,还要在誓词上打上指模。陈炯明认为“打指模”不恰当,而孙坚持下来,陈炯明遂拒绝参加。这就是孙陈日后分裂的原因之二。

    1916年袁世凯改称“洪宪”,陈炯明才从新加坡回来,经由香港潜回东江,在惠州举义讨袁,与桂军龙济光战,袁死后战事结束。10月,龙军退出广州后,陈炯明请广东省长朱庆兰接管,以安抚广州复杂局面。

    1917年,已经年近40的陈炯明与孙中山、程壁光等乘兵舰抵广州。9月,孙中山组织军政府,出任大元帅,宣布护法。当时桂系军人岑春煊、陆荣廷的军队仍然占据广东。陈炯明力主先须握有兵权,再图发展,特向孙中山进言。这时,适值省长朱庆兰与督军陈炳焜不合,朱庆兰审时度势,为了埋下一报复伏线,并报答陈炯明的情谊,特拨警卫20营给陈炯明,命他为“省长公署亲军司令”,但粤督陈炳焜出面阻止。不久陈炳焜去职,继任粤督莫荣新仍以警卫20营交陈炯明接管,但附带条件不得在广东驻防。

    至此,陈炯明终于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部队,而孙大炮也于12月命他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

    1918年陈氏在广州东郊举行援闽誓师大会。1月15日孙大元帅饯粤军于军政府,致词略云:“军政府成立数月,毫无进展,经陈司令竭力经营,始得有此军队,即以此军队实行护法,再造共和,实所厚望”云云。总司令陈炯明自任中路,许崇智、邓铿分任左右指挥,向福建进发。2月陈氏抵汕头,进入福建后,取得漳州为据点。

    但就在同年的5月,孙大炮便被桂系逐出广东,赴上海居住。

    而现在,陈炯明已经是一个42岁的中年猥琐大叔了。他正在漳州为准备打回广东积蓄力量,在漳州一带积极训练士兵,改良市政,开辟公路,整顿教育,发展文化,派遣留学生,创办报刊等,呈现一派新气象。

    当然,因为陈炯明还没有和孙大炮彻底撕破脸,所以就算两位大人物之间有着不少的龌龊和不愉快,至少在革命党的内部资料上,对于陈炯明也依旧是褒奖居多。特别是关于他在漳州一带的新政改革卓有成效,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其实钟泱也总算是看出来了,陈炯明和孙大炮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私人恩怨,他们俩的矛盾完全是因为政见不和所导致的。

    孙大炮与陈炯明出身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对革命构思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