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邓铿被刺

,主要参照的是德国人提供的步枪导气式工作原理,再整合了会长您之前所提供的完整技术资料,花费了我们半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这是第一批样品。”

    说话的是殷向洲,一个已经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原本是在德国从事枪械研究工作的技师。是钟泱通过卡萨召回的一些华裔研究人员之一,家人也都通过相关渠道接回了国内,是第二研究所的所长,钟泱所倚重的枪械武器专家。

    “德国人知道吗?”这个突击步枪技术是钟泱力主进行的,主要是考虑到了未来战争的走势变化,原本的手动单发步枪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要了。

    “相关的研究他们好像也在进行着,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取得的成果和对方分享。”合同是合同,技术上留有一手,这种事简直是必然的。殷向洲和钟泱又不是李世民,当然不会把手里的技术随便示人。

    战争的行事已经逐渐改变,因为冲锋枪和坦克车的出现,机枪阵地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撼动。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的长步枪射程都在700米这样,而冲锋枪的射程却只有250米左右。这其间四百米的空挡需要一款合适的速射武器来填补。

    经过了一番努力,在研究人员和“学士”的共同配合下,一种新的枪械类型出现了。在原本的时空里由希特勒命名的“突击步枪”提前了23年在中国出现,并且将深刻的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进展。

    主要的技术原理还是由德国人提供的,其实早在1918年期间,西方的几个列强国家就已经着手开始研究这种“短步枪”速射武器。只不过并不是太过重视,仅仅是进行例行的技术积累。这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一种发展模式:不管有没有用,先研究出来再说,等有用的时候,自然可以拿出来用。

    整支突击步枪还是采用了基本的导气式工作原理,环形活塞,活塞筒位于枪管上方。枪机通过其尾端向下偏移而使机头抵在机匣顶部的闭锁支撑面上,借以实现可靠闭锁。枪机后上端有一朝前的钩,机框下方则有一朝后的钩。当火药气体压力推动活塞-机框后坐时,这两个钩便扣合在一起,先使枪机尾端上抬,然后枪机随机框一起后坐。

    为了方便士兵进行清洁工作,该枪没有设定气体调节器,故而擦拭简便,结构也比较结实可靠。并且因为加装了快慢机装置,士兵在使用时可以选择保险、单发、连发,而不是像冲锋枪那样只能连射而不能单发点射。

    “已经确定型号了吗?”手里鼓捣着一支试制品突击步枪,钟泱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