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广州易主

还不行,都必须要立下一个章程。而钟泱也十分关注着一件事,那就是这些科研人员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整个智能工厂的潜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众人合力来进行。

    就是这样,新一轮的工作已经展开了,徐永生他们这些科研部门的主要管事,也必须开始考虑研究团队的组建问题。原本的体制已经不合适了,混乱和重复的研究工作,已经浪费到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面对越来越细化的研究项目和技术难题,为了要更好的专攻某一处,新的研究团队合作模式必须要确立起来才行。带着这样的思绪,众人投入了相当大的热情。

    而钟泱所要做的,就是为这些科研人员提供保护和帮助,让他们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工作中去。

    孙逸仙于四月廿三日下午抵广州,为了安抚人心,他并没有下令北伐军和陈炯明的粤军开战,而是继续坚持着让陈炯明率军参与北伐。不过陈炯明并没有答应,宁愿接受被孙逸仙撤职的命令,也不支持北伐。

    其实在这个时候,原本反对联省自治,主张武力统一中国的吴佩孚,已然准备放弃这种狂妄的理念。因为和奉军的交战,使得他虽取胜,却也明白了武力统一中国的困难。在现在这种没有哪家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选择武力统一中国就是一种内耗,为他人做嫁衣的举动。

    日本占山东,苏俄取外蒙,都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威胁。故而开始转向支持联省自治的决议,通电南北,呼吁和平解决中国当前的内部争端,不必诉诸武力。

    但是某些野心家依旧打折“统一中国”的旗号,罔顾黎民的意愿,一心北伐开衅,意图挑起南北的战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炯明才极力反对北伐,宁愿失去军队和权力,躲到惠州,也不担任北伐攻赣的先锋官。

    不过对于联省自治这个提议,钟泱其实也并不看好。倒不是说陈炯明不行,而是钟泱对其他的军阀实在是没什么信心。说他们祸害地方的本事是有的,但真要让他们治理地区经济民生,那可真找不到几个合格的。

    经济差距拉大之后,依旧会导致摩擦升级,最终还是要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毕竟在中国来说,统一还是一种难以扭转的政治惯性。钟泱反对孙逸仙的理由,在于那家伙不重视经营自己的根基和实力,完全依靠出卖国家的利益来积蓄实力,每到一个地方就是横征暴敛,等那个地方不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在他的脑子里,也只有实现个人野心这个年头了,根本就没有治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