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雾峰林家

    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初夏,台湾。

    清冷的海面上,数艘张着满帆的海船趁着夜色离开了台湾中部的小渔港梧栖,这些大船载着雾峰的林氏大部分族人离开了他们生活几代的故乡。

    月色蒙蒙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无音讯

    未曾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船外海风阵阵,黑暗的船舱内,海面上时而闪现的银光,一个黑衣少年凭窗而坐,望着半空中的一弯残月独自发呆,口中则轻知为什么轻声哼唱起这一首歌来。

    不知不觉间两行清泪顺着面颊流下,林铄长叹一声,天下之大,可自己的心事却是永远不能向人述说!已经近两年的时间,莫名其妙中自己的灵魂从二十一世纪中来到晚清,附身到这个与自己同名的少年体内,渐渐与他的思维和情感溶合在一起。前世今生,今世前生,不知道同时拥有两世的记忆对自己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一种不幸?

    记忆中前世的自己曾是福州水下考古队的一名潜水长,多次参加过国家水下考古所的水下勘查工作。由于平日爱好修理机器和电器,小就喜欢鼓捣电器的林铄,有时也负责水下考古队里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在对厦门附近海域一艘明代古沉船进行水下勘测时,被一道诡异的蓝光击中,当再次清醒过来之后,自己的灵魂就附身到光绪年间台湾雾峰林家这位与自己同名失足落海的少年体内。

    位于台中的雾峰林家发迹始于第三世的林甲寅,与板桥林家迁台的第一代林应寅仅一字之差。林甲寅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同年其父林逊逝世,享年22岁。后因“林爽文之乱”,家业大受影响,林家从大里乡迁居雾峰,在祖父林石的主持下,开辟土地,重建家园。林甲寅识时务,开垦种田,伐木烧炭,置产兴业,家业渐兴,岁入稻谷4000石,成为一方巨富。这时林家已有近3000公顷的土地,可谓超级大地主。后人为纪念林甲寅,在雾峰立有“甲寅村”。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林甲寅去世,享年57岁,其子林定邦与林奠国继承祖业,发扬光大。分产时,林定邦以长子分得1700公顷,林奠国分得900公顷。

    当时台湾处在开垦时代,抢劫、械斗时有发生。林定邦在一次冲突中被杀,二儿子林文明被虏。定邦长子林文察为父报仇,杀死凶手林和尚,救出弟弟林文明,然后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