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六、袁氏之忧

栋军或是小婿在江南屯垦时所招工人子弟,当初去日本留学也是我保荐和资助的,有什么问题么?”

    “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我听说留学日本的人员易受到孙、黄等人的鼓动,其中许多人都参加了革命党。”袁世凯缓缓说道。

    “我保证这些人都忠心可靠,即使受过孙、黄等人的鼓动,但没有人加入革命党,他们在日本的行动自然有人向我报告,还不至于背叛我!”林铄正色说道。

    袁世凯摆摆手,“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各省新军中革命党多了,哪能管得过来,我是说有没有人能和孙、黄等人取得联系。”

    什么意思?老袁同志要闹革命?林铄有些发懵。

    只听袁世凯继续说道:“这些革命党真成不了什么气候,连洪杨发逆都不如,那么多年什么名堂也没搞出来。你这次去南洋,看看有没有机会接触到孙、黄等人,给他们提供些帮助,让他们在南边搞出大点的动静来,不让这帮满洲亲贵吃点苦头,他们不知道这个朝廷还需要用我们北洋替他们维持着呢!”

    林铄长嘘了口气,看来老袁真让朝中的满族亲贵给逼急了,连这种勾结革命党人的勾当都想得出来,“我尽量按大人的吩咐去做!”

    “这主意是杏城想出来的,你们俩到了南洋商量着办,尽量小心从事!”袁世凯睁大眼睛,闪过一丝狠色,“老子不能象李文忠那样最后窝囊死了,还给朝廷背着黑锅!”

    林铄回到了上海,准备和杨士琦一起去南洋进行“宣抚”。

    正好从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毕业的姜绍武、董云堂、蒋承渝、林镕、李之梁等人刚从日本回到国内,自朝廷停了科举之后,国内前往日本留学的人多了起来,林铄也借着同袁世凯的关系,每年都会从两江和闽浙要一部分名额去日本学习军事。晚清去日本学习军事的中国人不少,但真正能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和毕业的清国留学生并不多。林铄所派遣的人员从1905年第六期开始,每年也只有七、八人能进入到士官学校学习,所以这些士官生现在还算是蛮抢手的。

    在这些人还没回国之前,林铄早已经为这些人打点好了出路。

    现在满清朝廷责成各省编练新军,虽然由于财政困难,成效不大,但各省都多多少少会做出点样子。第六期回国的士官生总其七人,安徽的张翼被安排进安庆的新军,由于巡抚朱家宝是北洋的人,很快就升为管带一职。

    浙江政坛在经历鉴湖女侠大通起义后,一直波动不已,新军编练也处于停滞,但是林铄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