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蒙古撤治


    “内务部长”车林多尔济在一字一句地念着与中央派驻库伦陈毅大员商议好的蒙古取消自治及中央优待条款文本,由于私生活糜烂,活佛已经双目失明。

    在听车林多尔济读完协约文本,活佛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点头,同意在合同上盖章用印。1918年9月2日,库伦方面宣布取消“自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林铄关注的重点却在于蒙古铁路的建设。

    铁路,这是保障中国干涉军在西伯利亚行动成败的关键。

    根据计划,要想保障对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军事控制和对苏维埃政权作战的胜利,最少需要出动70万的陆军,而在林铄心里这一数字翻了一倍都不止,毕竟后世强大的苏维埃红军是让全世界都为之颤抖的庞然大物。

    没有铁路,根本无法保证上百万大军的后勤供应。

    林铄先前修建的蒙地公路大部分路段实际上一直在按铁路路基标准在施工。

    “根据总统指令,集宁至西伯利亚铁路上乌丁斯克之间一千二百公里的铁路若想在一年内完工,至少需要动用30万的民工和大量机械,采取多段同时施工的方式,而目前只有集宁至二连浩特之间的铺轨才开始动工。”章含祥手里拿着计划书毫无表情地念着,会议室里如此众多的共和军高级将领让他有些紧张,“如果再加上通往额尔齐斯河畔内河码头的绥新铁路干线,那还要50万人。”

    “要将民工组织起来,在不能施工的季节进行军事训练,为此组建铁道兵司令部,半年内要组建30个铁道兵师,必要的时候也能对前线进行支持和补充!”林铄按照后世的做法说出自己的建议,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兵部队就此开始筹建。

    共和二年,国家的财政收入将达到8.2亿元,但却要其中将近一半花费在西伯利亚的战事上,究竟能不能支撑下去,财政部长周学熙心里直打鼓。

    苏维埃红军渐渐稳住阵脚,已经开始在伏尔加对白卫军反起反击。

    而白军内部依然争斗不休。

    1918年11月,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发动政变,推翻了社会党人成立的政f,成为“最高执政官”,南方的邓尼金和西方的尤金尼奇都暂时承认了高尔察克的地位,白卫军们总算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

    由于国内发生革,筋疲力尽的德国人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四年之久的欧战戛然而止,法国人提出严苛的《凡尔赛条约》,德国将失去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还要背负起巨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