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四章 无刀取

    这边谈判僵持着,阿莹走过来在金三多耳边低语了几句。金三多神色一变,对眼前来谈判的特使说道:“千分之三。”

    黎公公很快明白了什么意思:“每人千分之三?”

    “一共千分之三。”刚才阿莹在金三多耳边说了回扣两字,金三多就什么都明白了。明朝的官员相当于吸附在明朝这个巨人身上的一群寄生虫,虽然说这寄生虫和寄主是共生关系,可连续近三百年的吸血,明朝这个巨人也虚弱的要死去了。户部拨出来的银子从来没有足额过,为什么,因为户部足额拨款了,那户部一干官员小吏吃什么去——和后世认为财政局是最肥的位置一样,哪怕不贪不占也不愁发不下工资奖金福利,但凡有些能量的都想将家属调进去。

    明清之际户部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作为天下的钱袋子,里面弄钱的窍门多了——例如犬清的时候就有守库的旗人将银库的银子用直肠带回家,那时候库兵只能是旗人,而且是世袭的,这些人从小就练习菊花包铁蛋。做库兵的虽然世代虽然富贵,但也被其他旗人看不起——认为他们是职业卖菊花的。

    明朝还没这么严重,不过靠山吃山的道理大家都懂的,户部除了每笔出库的银子都要扒一层之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成色差的银锭换取库房中成色好的银锭——这些银子产地不同,其中含银量也就不尽相同。

    这种事在废两改元之后才逐渐消失,市面上是有些铸造伪银币的,可这玩意成本高不说抓住也是排枪伺候——最大的弊病就是,真的现大洋用指甲夹着一吹银币会产生一股清脆的震鸣声,就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可以用这种手段轻易地分辨真伪,伪币想在市场上流通还是有难度的。

    要不是这阿莹提点,金三多真没想到这批人在国家危亡之际——当然大明朝的认可不会这么想了。还算计着银子回扣什么的,难不成这些人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也或许是这些文曲星下凡的主真的读懂了圣贤书中金三多永远读不懂的部分。

    黎公公一捏兰花指说道:“太少了。咱家跑一趟不容易,李主事那边的兵部也有一批人要拿银子的。”

    “这些货价值万金,朝廷多买一些二位拿到手的也就多一些。最后能拿多少,还要看能做成多大生意了。”金三多给出的千分之三是一般售货员卖出货后拿的回扣,这么点比例就是这两位看不上眼也没办法了。总不能真的大降价吧,这种事多了之后金三多也做不了主的。毕竟庐山号的财产是大集体的金三多只占了千分之二。

    然后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