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又称为羯、羝。在我国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各地;绵羊以西北、北部为多。杀羊取肉,洗净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血益气,温中暖肾。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维生素b1.b2和烟酸,胆甾醇等成分。
用途:用于气血不足,虚劳羸瘦;脾胃虚冷,腹痛,少食或欲呕,肾虚阳衰,腰膝酸软,尿频,阳痿。
用法:煮汤,入菜肴等。
注意:外感病邪和素体有热者不宜。
羊肉3
附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250g,切块,当归30g,生姜15g。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滓取汁服。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取羊肉温中补虚,当归补血,缓急止痛,生姜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寒,里急腹痛、胁痛,或气血不足、中阳不振之证。《证治准绳》同名方中,加入黄芪,补益之力尤强。
2,补中羊肉粥:羊肉250g,切成小粒;大米(或粟米)180g。加水煮成粥。酌加食盐、生姜、花椒调味食。可分作2~3次食。
源于《饮膳正要》。原方谓有“壮胃健脾”之功,主要取羊肉温中补脾。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虚寒呕逆。[1]
功效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6]“
如果没有高血压、爱熬夜、发烧感染、体质偏热等问题,就可以享受羊肉。
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烧、酱、涮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因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我建议您在烹调羊肉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生姜,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
发热的病人、腹泻的病人和体内有积热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有山羊肉、绵羊肉之分。其性味甘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硫胺纱、核黄素、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血益气,温中暖肾。
参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维生素b1.b2和烟酸,胆甾醇等成分。
用途:用于气血不足,虚劳羸瘦;脾胃虚冷,腹痛,少食或欲呕,肾虚阳衰,腰膝酸软,尿频,阳痿。
用法:煮汤,入菜肴等。
注意:外感病邪和素体有热者不宜。
羊肉3
附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250g,切块,当归30g,生姜15g。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滓取汁服。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取羊肉温中补虚,当归补血,缓急止痛,生姜温中健胃。用于脾胃虚寒,里急腹痛、胁痛,或气血不足、中阳不振之证。《证治准绳》同名方中,加入黄芪,补益之力尤强。
2,补中羊肉粥:羊肉250g,切成小粒;大米(或粟米)180g。加水煮成粥。酌加食盐、生姜、花椒调味食。可分作2~3次食。
源于《饮膳正要》。原方谓有“壮胃健脾”之功,主要取羊肉温中补脾。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虚寒呕逆。[1]
功效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6]“
如果没有高血压、爱熬夜、发烧感染、体质偏热等问题,就可以享受羊肉。
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烧、酱、涮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因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我建议您在烹调羊肉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生姜,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
发热的病人、腹泻的病人和体内有积热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有山羊肉、绵羊肉之分。其性味甘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硫胺纱、核黄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