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黄梅戏的创新


    看周凡背着吉他,慕小小又感觉应该不会。

    不过,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有人懂黄梅戏的,慕小小还是很高兴的,亲切的与周凡交谈起来。

    “额,我不会唱黄梅戏。”

    周凡有一些尴尬,不过,还是说道,“但我觉得黄梅戏其实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更好的发展空间?”

    慕小小有一些暗淡,“谢谢你看好黄梅戏。”

    黄梅戏的现状,没有谁比慕小小更清楚的了。

    一首极尽经典的戏曲,在这个年代,往往还比不上一首普通的流行音乐。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杯具,在这里似乎也能看到,好像黄梅戏真的不适合这个时代了。看吧,就像眼前这位一样。他就可以拿着吉他,一路唱着流行歌曲,一路卖唱。可是,她们这一些唱黄梅戏的呢。她还真没有看过,谁唱黄梅戏卖唱的。

    “您别误会,我是真看好黄梅戏。我认为,黄梅戏只要创新一点点,或许会做得更好。”

    “创新?”

    说到创新,慕小小的眼睛一亮。

    是呀,黄梅戏为什么现在没有多少人听,这不能怪别人。你的东西不适合这个社会了,只能怪你本身。要让黄梅戏一直保持活力,那么,他便要不断的创新。就像科技一样,为什么大家对科技这么推崇。就是因为,他一直不断的在创新。但是,传统的一些东西,他虽然经典。可是,他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创新。在以前的时代或许还可以,但在这个思想文化日益发展的年代里。这样的没有创新的东西,也只能慢慢被淘汰。

    一瞬间,慕小小似乎抓到了一条振兴黄梅戏的出路。

    可是,过了一会,慕小小神色又是一暗。

    “还是不行。”

    这并不是说创新不可以,而是,慕小小不知道怎么创新。

    在当年,慕小小的父母就有感于黄梅戏越来越没有市场,他们就有想过创新。譬如,他们除了继承传统的经典戏曲之外,他们还增加了一些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戏曲。可是,就算这样的创新,仍是没有挽回市场。在时代的发展之下,黄梅戏没有了任何生存之地。

    如果不是华夏为了保存这样的戏曲不被灭亡,拿出一部分资金让黄梅戏的工作人员继续唱下去。恐怕,这个黄梅戏也会如英语一样,也跟着消失。

    “多谢周先生提醒,只是……”

    慕小小仍是摇头,其中的难处,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