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清流潺潺的泸溪河,远处的琵琶峰遥遥相对,依山傍水,风水绝佳,曾渔有这习惯,看到一处好建筑总会考量其风水布局,这时便在门前东张西望
郑轼远远的见一老一少两个道人从东边走了过来,忙道:“九鲤你看,是不是那两个道士?”
曾鲤定睛看时,果然是老道士元纲,边上那个却不是小道姑自然,是一个面生的小道童,当即迎上去施礼道:“见过老法师。”郑轼也跟着见礼。
老道士元纲今年高寿八十一,眼不花,耳不聋,腰板直直,从三里外的大上清宫那边一路走来也不用扶杖,鹤发童颜象是个有道之士,这日衣冠也与前日不同,头戴偃月冠,身披官赐八品道袍,稽首还礼,却问曾渔:“这位秀才也要入府与会吗?”
曾渔道:“好教老仙长得知,这位是小生的表兄,家住鹰潭坊,与小生一般都是今年新进学的生员,也想厕身仙府盛会,请老仙长成全。”
老道元纲看了郑轼一眼,点头道:“那就随老道一起进去吧,莫要喧哗、莫要随意走动。”
曾渔、郑轼跟着老道元纲进了大真人府头门,这头门就气势不凡,十二根大柱,面阔五间,六扇三开大门,金碧辉煌,那老道指着头门两边抱柱上的黑底金字楹联道:“要换的就是这副对联,曾秀才绝妙对子可想好了?”
曾渔道:“已有腹稿。”
郑轼看那抱柱对联念道:“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这对联甚好,要拟出更好的很难啊。”
老道士道:“所以要邀请才俊、集思广益嘛,曾秀才看来是胸有成竹了。”呵呵而笑,领着二人进门,头门进去便是长长的甬道,由鹅卵石铺就,一座石坊大书“仪门”二字,进仪门是一个大院子,有参天古樟数十株,再走过长长一条甬道,便是大堂,大堂是张真人处理道政之所,红墙绿瓦,脊兽腾飞,很有公堂威赫之仪,这时却是大门紧闭——
这大真人府布局呈八卦状,在方才走过的甬道两侧,分别有玄坛殿、法篆局、提举署等等建筑,大堂后面就是张真人的私第,老道元纲说今日楹联会就在张真人私第东边的“三省书屋”。
老道元纲果然很有地位,沿途遇到的道士见了他都恭恭敬敬行礼,不是称呼“师叔祖”、“师伯祖”就是“师叔”、“师伯”,平辈的没有遇到一个,真不知道那小道姑自然是何身份,竟称呼这白发老道为师兄。
曾渔、郑轼跟着老道士从西边廊房外的穿堂走过,经过前厅和中厅,来到后厅,这后厅是张真人家族的
郑轼远远的见一老一少两个道人从东边走了过来,忙道:“九鲤你看,是不是那两个道士?”
曾鲤定睛看时,果然是老道士元纲,边上那个却不是小道姑自然,是一个面生的小道童,当即迎上去施礼道:“见过老法师。”郑轼也跟着见礼。
老道士元纲今年高寿八十一,眼不花,耳不聋,腰板直直,从三里外的大上清宫那边一路走来也不用扶杖,鹤发童颜象是个有道之士,这日衣冠也与前日不同,头戴偃月冠,身披官赐八品道袍,稽首还礼,却问曾渔:“这位秀才也要入府与会吗?”
曾渔道:“好教老仙长得知,这位是小生的表兄,家住鹰潭坊,与小生一般都是今年新进学的生员,也想厕身仙府盛会,请老仙长成全。”
老道元纲看了郑轼一眼,点头道:“那就随老道一起进去吧,莫要喧哗、莫要随意走动。”
曾渔、郑轼跟着老道元纲进了大真人府头门,这头门就气势不凡,十二根大柱,面阔五间,六扇三开大门,金碧辉煌,那老道指着头门两边抱柱上的黑底金字楹联道:“要换的就是这副对联,曾秀才绝妙对子可想好了?”
曾渔道:“已有腹稿。”
郑轼看那抱柱对联念道:“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这对联甚好,要拟出更好的很难啊。”
老道士道:“所以要邀请才俊、集思广益嘛,曾秀才看来是胸有成竹了。”呵呵而笑,领着二人进门,头门进去便是长长的甬道,由鹅卵石铺就,一座石坊大书“仪门”二字,进仪门是一个大院子,有参天古樟数十株,再走过长长一条甬道,便是大堂,大堂是张真人处理道政之所,红墙绿瓦,脊兽腾飞,很有公堂威赫之仪,这时却是大门紧闭——
这大真人府布局呈八卦状,在方才走过的甬道两侧,分别有玄坛殿、法篆局、提举署等等建筑,大堂后面就是张真人的私第,老道元纲说今日楹联会就在张真人私第东边的“三省书屋”。
老道元纲果然很有地位,沿途遇到的道士见了他都恭恭敬敬行礼,不是称呼“师叔祖”、“师伯祖”就是“师叔”、“师伯”,平辈的没有遇到一个,真不知道那小道姑自然是何身份,竟称呼这白发老道为师兄。
曾渔、郑轼跟着老道士从西边廊房外的穿堂走过,经过前厅和中厅,来到后厅,这后厅是张真人家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