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
李虎料事如神,在北伐前发动了这场风暴,利用中土百姓的力量把他最大的敌人打倒在地。现在中土形势虽然看上去非常混乱,正在失控,其实却正是李虎登基称帝的最好时机,这就是乱中取胜啊。
李虎北伐胜利了,完成了统一大业,赢得了中土百姓的拥戴,他最大的敌人又被打倒了。那他登基称帝还有阻碍吗?没有阻碍,没有反对力量,李虎夺取大宋国祚轻而易举,然后再励精图治,稳定和重振中土,给中土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乐土,这等于又建立了一个盖世功勋,那么他的统治将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民心,固若金汤。
看完这些书信,李虎摇头苦笑。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他也没有想到长安局势的发展竟然如此快速,以虎烈人为首的实权派利用巨大的北伐功绩迫不及待地要建立新王朝,而这次因为有了以巨商富贾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支持,因为以大宋旧官僚为主体的反对力量遭到风暴的重创,建立新王朝的道路已经平坦,唯独令人担忧的就是国内愈演愈烈的混乱局势,而这个混乱局势一旦在新王朝建立后被迅速扭转,那么就是新王朝的一个巨大功绩,这又给新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那么的天衣无缝,但事实上李虎至今还没有做好新王朝的准备,他还是坚持在统一中土、稳定中土这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后再建立新王朝,然而,现在看来,他建立新王朝的构想要改变了,他必须马上着手准备建立新王朝,否则局势可能失控。
诸夏、刘景元和王安等人也看了这些书信。
诸夏和很多虎烈人一样,对李虎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李虎运筹帷幄的结果。不以为奇,而刘景元和王安则目瞪口呆,惊骇不已,他们一次认识到李虎的厉害,这种雄才大略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想像的,他们现在不仅畏惧李虎,更对他顶礼膜拜。
=
李虎开始重新思考整个局势,仅仅考虑北方局势已经不行了。
长安等待李虎的回复,只要李虎做出建立新王朝的暗示,那么长安将马上开始准备,但李虎迟迟没有做出回复。
诸夏和长安保持着密切联系,有些事情长安的虎烈人不敢与李虎明说,但可以与诸夏商量,并通过诸夏来了解李虎的想法。诸夏在长安的催促下,三番两次试探李虎的心意,但李虎保持沉默。
四月下,岳飞在蓟州战场集结了大约十五万大军与金军作战。金军在平州路一线只有
李虎料事如神,在北伐前发动了这场风暴,利用中土百姓的力量把他最大的敌人打倒在地。现在中土形势虽然看上去非常混乱,正在失控,其实却正是李虎登基称帝的最好时机,这就是乱中取胜啊。
李虎北伐胜利了,完成了统一大业,赢得了中土百姓的拥戴,他最大的敌人又被打倒了。那他登基称帝还有阻碍吗?没有阻碍,没有反对力量,李虎夺取大宋国祚轻而易举,然后再励精图治,稳定和重振中土,给中土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乐土,这等于又建立了一个盖世功勋,那么他的统治将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民心,固若金汤。
看完这些书信,李虎摇头苦笑。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他也没有想到长安局势的发展竟然如此快速,以虎烈人为首的实权派利用巨大的北伐功绩迫不及待地要建立新王朝,而这次因为有了以巨商富贾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支持,因为以大宋旧官僚为主体的反对力量遭到风暴的重创,建立新王朝的道路已经平坦,唯独令人担忧的就是国内愈演愈烈的混乱局势,而这个混乱局势一旦在新王朝建立后被迅速扭转,那么就是新王朝的一个巨大功绩,这又给新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那么的天衣无缝,但事实上李虎至今还没有做好新王朝的准备,他还是坚持在统一中土、稳定中土这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后再建立新王朝,然而,现在看来,他建立新王朝的构想要改变了,他必须马上着手准备建立新王朝,否则局势可能失控。
诸夏、刘景元和王安等人也看了这些书信。
诸夏和很多虎烈人一样,对李虎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李虎运筹帷幄的结果。不以为奇,而刘景元和王安则目瞪口呆,惊骇不已,他们一次认识到李虎的厉害,这种雄才大略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想像的,他们现在不仅畏惧李虎,更对他顶礼膜拜。
=
李虎开始重新思考整个局势,仅仅考虑北方局势已经不行了。
长安等待李虎的回复,只要李虎做出建立新王朝的暗示,那么长安将马上开始准备,但李虎迟迟没有做出回复。
诸夏和长安保持着密切联系,有些事情长安的虎烈人不敢与李虎明说,但可以与诸夏商量,并通过诸夏来了解李虎的想法。诸夏在长安的催促下,三番两次试探李虎的心意,但李虎保持沉默。
四月下,岳飞在蓟州战场集结了大约十五万大军与金军作战。金军在平州路一线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