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方商讨盟约细节的同时。李虎书告辽国皇帝耶律隆庆,向他传达了三国缔结和平盟约的意向,希望耶律隆庆能从大局考虑,从契丹人的未来考虑,暂时搁置与女真人的仇恨,先行缔结三国和平盟约发展实力,徐图复国大业。
完颜杲则告辞李虎,返回黄龙府。他得到了李虎的绝对支持,基本上可以问鼎储副。当然,他的代价也很大,他用手里的军权换回来一个未来皇帝的宝座,此后他成了大金国的未来皇帝,而宗翰则主掌军权,成为大金国最具实力的勃极烈。
宗翰对这项政治交易很满意,他只要掌握了大金国的军权,那么就可以确保大金国的发展国策不会偏离自己预定的方向,由此可以确保大金国将坚定地沿着“先北后南”的发展策略一直走下去。
八月中,辽国皇帝耶律隆庆在与左右国相耶律马哥、耶律大石仔细商议后,接受了李虎的提议,随即罢兵,大军撤回到了大水泊。
耶律大石做为特使。与金国上京留守银术可开始议和谈判。
耶律马哥则赶赴燕京,参加宋、辽、金三国和平盟约的谈判。
=
八月中,李虎与宗翰基本议定了两国和平盟约。
为了表示议和诚意,宗翰下令,撤离燕京城内的所有金军,把燕京城交给了虎烈军。
李虎做出回应,释放了完颜挞懒、完颜宗辅、完颜宗弼等所有金军将领和大约三万金军战俘。
八月下,从黄龙府传来消息,金国皇帝正式下旨,册封完颜杲为大金国储副。
九月初一,李虎和宗翰签订了两国和平盟约。
接着,李虎、宗翰和耶律马哥开始三国和平盟约的商谈。
=
九月中,北伐成功,虎烈军收复燕山府,完成了中土统一大业,并迫使金国缔结和平盟约的消息传到了长安,京城顿时欢声雷动。朝廷随即下旨,诏告天下,举国欢庆。
九月下,副相黄涉回到长安,与罗思南、董小丑、罗青汉等大臣开始筹划李虎登基大典。
十月上,宰相李纲因病请辞,宇文虚中则调任广南两路转运使。
黄涉出任宰相,柴云为副相,长孙康宁则出任参知政事。
=
九月底,辽金两国在黑河签订了和平盟约。
十月中,李虎、宗翰、耶律马哥代表宋、金、辽三国在燕京签订了三国和平盟约。
与此同时,大批虎烈军将领调任地方军政长官,随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