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 去重庆

    《明天会更好》如一股强劲的旋风,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席转了国统区内所有的大城市,成为一些聚会游行当中必唱的歌曲。令蒋委员长恼火的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他交代给陈立夫和戴笠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为此,曾专门把他们找来询问并催促这件事情的进展情况,但两个人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要想写出超越这首歌的作品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令他恼火的还不止这一件事,就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他签属了《中苏友好条约》。条约中规定日后会由外蒙人来决定他们是不是属于中国。这简直是自欺欺人,谁不知道你老毛子对那个地方眼馋不是一天两天了。

    而且还有一件让他恼火的是今年7月,黄炎培等几个“民盟”的人物,飞到了延安,和毛一起商议战后和平建国问题。而回来后,那个黄炎培还写了本《延安归来》的书,把那边夸得跟朵花似的。自己也不是不想抓他们,只是他们在社会上都很有影响,有些人甚至早年和中山先生都很有交情,和美国人也很熟,抓他们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只能让戴笠派人紧紧地盯住他们。

    当然蒋委员长也不是没有对策,“你们不是说让我和毛和谈吗?好,我就如你们所愿。我谅他没这个胆。”也是在8月14日,他给延安发去一封电报,邀毛主席来重庆谈判,共商国是。并在15日晚通知重庆各报明早要全文公布此电。果然不出所料,毛在第二天回电没有谈来渝问题,而据自己派驻在延安的联络人透露,毛曾亲口告诉他们,自己先不准备去重庆。

    8月20日,蒋委员长再次给延安发去电报,邀毛主席来重庆谈判。两天后,毛主席再次约见重庆驻延安联络人员,对他们说自己实在是工作太忙,无法脱身去重庆,可以派周副主席代表自己去谈判。

    8月23日,蒋发出第三封电报,三邀毛主席来重庆,美国大使赫尔利公开表示担保毛的人身安全,苏联的斯大林也是如此。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大笑道:“老蒋果真以为我不敢去重庆喽。”

    27日,美国大使赫尔利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张治中,亲自飞抵延安来邀请毛主席。

    几个人都是老相识,见面后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开始步入正题。当张治中说出来意后,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他的约请,并表示可以尽快启程。这让张治中大感意外的同时,也很是高兴,心道:“委员长啊,你终究是棋差一着啊!”

    就在毛主席吩咐人收拾行李的时候,张治中忽然说道:“主席,还有件事,是孙夫人在我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