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回 痴公子筵中论策(2)

当年独断朝政二十多年的秦长脚也是这样。他们对皇帝心思的琢磨,渗透到了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但你对他们的了解,即使是借助了皇城司干探的力量,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极少有人真的了解宰相们内心的想法。

    说起这个,皇帝还真有点思念当年掌管先皇朝政的那个韩丞相,不管怎么说,他起码专擅的有些可爱,横强霸道的行事,有时候竟连被皇帝知道也毫不在乎。

    而史弥远就会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的请求皇帝责罚。开玩笑,你的党羽遍布朝廷上下,怎么可能说惩罚就惩罚。

    对于先史丞相的这位得力助手清之公,皇帝自然也算不得有什么好感。但是一则是史弥远虽死,留下的势力却仍然能量巨大,不用一个史党的人物来安抚他们是不行,二则是郑清之被扶持起来之后,以极快的速度表示了自己对皇权的绝对顺从,甚至不顾群臣的反对,一力推进北伐事业。

    丞相要推进北伐要冒怎样的风险,郑清之显然是清楚的,两次北伐无果而导致和金人的和议,一次牺牲掉了绍兴的武神岳飞,一次牺牲掉了大宋万人之上的相公韩侂胄。要做一个冒着和鞑虏失和的风险力主恢复的丞相,是需要些勇气的。

    郑清之不是有勇气的人,支持他不顾一切的同意北伐的理由只有一个,他要显示对龙椅上的人主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顺从。

    皇帝需要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位丞相。

    得了封赏的郑家眷属们一一的磕头谢恩。接下来就该轮到子弟们接受封赏了。

    郑云鸣上前跪倒,接受了皇帝赐下的恩赏。虽然以前也以衙内公子的身份得到过天子赏赐,但这一次与往常不同。

    作为郑家实质上的长男,郑云鸣得到了一个荫封的官职,选补校书郎并不是什么大职位,相比起皇朝之前对公子贵胄的封赏更是相当普通的一种恩赐。但这总算是郑云鸣有生以来得到的第一个官职。虽然对于刚刚通过了殿试大考的郑云鸣,按着正途递补职缺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有了这个御口亲封的校书郎,将来吏部选择官职的时候,也会得到额外的青眼相加,这是大宋官场不必明说的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御赐的各种金银小玩物,没法得到品秩的弟弟们大多也都得到了这样的赏赐,对于郑府的子弟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惯常接受的荣誉。

    封赏过后,丝竹之声重又响起,厅堂上又重新恢复到一派君臣和乐融融的景象。

    郑云鸣随着内侍官来到偏堂,这里是为公子衙内们单独准备的酒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