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实际带兵的大将,他说不能打,林天擎自不会逼他硬打。他只能将希望放在吴三桂知道消息后马上派大军回援,这样云南的吴军和从四川过来的吴军两相夹击,初入贵州的太平军立足未稳,说不得就会退兵。
一天两天过去,半个月过去,林天擎一直没有收到前线传来的利好消息。等到第23天时,派出去的一个细作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才将情报送了回来。
朱由榔身死,谭弘、塔新策等叛变,四川巡抚高民瞻退守重庆,从西安赶来的提督高启隆等也缩回了保宁,川东和川南几座要点相继被太平军和明庆阳王冯双礼的兵马占领。
朱由榔的死讯让林天擎半天没回过神来,等他清醒过来时,却想到的不是永历这一死,吴三桂和他们这些人失去了复明名义,而是想到吴三桂不可能再派兵入滇,援救云南了。
换作林天擎,在知道朱由榔已经死了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顾一切往北方打,哪怕没有皇帝在手,也要将北.京拿下。要不然,就是进退两难,最终军心焕散,沦为一盘散沙。
吴三桂不可能来救云南,云南只能自救。太平军那边虽将贵州入云南的几条要道给堵了,但他们要想攻入云南也是不易。
林天擎这两年在云南的治理还是颇有成效的,对各地土司的安抚也是十分有成果的,只要土司们不反水,他还是有信心能够坚守上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只要北方战局分出胜负,吴三桂入主北.京,那么他的付出就值得。
滇南宣抚使王宣在知道永历的死讯后,心灰意冷,竟然将自己锁在府内,连衙门也不去了。林天擎也不管他,将坚守的打算和张大元等将领说了,结果林天擎却发现张大元似乎对和太平军交战没有多大信心,或者说张大元或许根本没有打算和太平军为敌。
张大元的反常态度让林天擎十分的诧异,须知道,此人可是他老师洪承畴的亲信,他老师临死前的最后交待也是对张大元说的,当时他还问过张大元老师最后说了什么,张大元却含糊过去,没肯透露。
于公于私,张大元都不可能生出投降太平军的念头,但事实是此人对于林天擎的主张并不支持。而因为张大元手中握有云南守军的精锐,他若消极或者有了反水之心,林天擎坚守云南,指望北方变局,赢取生机的打算就十分可笑了。
接连几天,林天擎或正面直接诘问,或叫人旁敲侧击,想弄明白张大元的真实想法,可都一无所获。事情很快向着林天擎不愿意看到的一面走去,云南吴军除了张大元手中这几千
一天两天过去,半个月过去,林天擎一直没有收到前线传来的利好消息。等到第23天时,派出去的一个细作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才将情报送了回来。
朱由榔身死,谭弘、塔新策等叛变,四川巡抚高民瞻退守重庆,从西安赶来的提督高启隆等也缩回了保宁,川东和川南几座要点相继被太平军和明庆阳王冯双礼的兵马占领。
朱由榔的死讯让林天擎半天没回过神来,等他清醒过来时,却想到的不是永历这一死,吴三桂和他们这些人失去了复明名义,而是想到吴三桂不可能再派兵入滇,援救云南了。
换作林天擎,在知道朱由榔已经死了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顾一切往北方打,哪怕没有皇帝在手,也要将北.京拿下。要不然,就是进退两难,最终军心焕散,沦为一盘散沙。
吴三桂不可能来救云南,云南只能自救。太平军那边虽将贵州入云南的几条要道给堵了,但他们要想攻入云南也是不易。
林天擎这两年在云南的治理还是颇有成效的,对各地土司的安抚也是十分有成果的,只要土司们不反水,他还是有信心能够坚守上大半年甚至一年的。只要北方战局分出胜负,吴三桂入主北.京,那么他的付出就值得。
滇南宣抚使王宣在知道永历的死讯后,心灰意冷,竟然将自己锁在府内,连衙门也不去了。林天擎也不管他,将坚守的打算和张大元等将领说了,结果林天擎却发现张大元似乎对和太平军交战没有多大信心,或者说张大元或许根本没有打算和太平军为敌。
张大元的反常态度让林天擎十分的诧异,须知道,此人可是他老师洪承畴的亲信,他老师临死前的最后交待也是对张大元说的,当时他还问过张大元老师最后说了什么,张大元却含糊过去,没肯透露。
于公于私,张大元都不可能生出投降太平军的念头,但事实是此人对于林天擎的主张并不支持。而因为张大元手中握有云南守军的精锐,他若消极或者有了反水之心,林天擎坚守云南,指望北方变局,赢取生机的打算就十分可笑了。
接连几天,林天擎或正面直接诘问,或叫人旁敲侧击,想弄明白张大元的真实想法,可都一无所获。事情很快向着林天擎不愿意看到的一面走去,云南吴军除了张大元手中这几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