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军区的担忧

性更好。”

    “……”李雪山眨了眨眼:“怎么说?”

    “您还记得当初我坚持要留下一笔钱在德国么?”

    “记得,是有这回事,”李雪山点点头,他对这件事记得非常清楚,因为这笔钱当初就是他帮助陈耕向军区申请留在德国的:“我记得你说过,这笔钱是要在德国建设售后服务中心的,嗯,这个和你说的有关系?”

    “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小,”陈耕也不卖关子,不等李雪山开口询问,他主动的道:“首先一个,德国人以及整个欧洲国家都很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你单纯的把产品拉过去卖而不提供售后服务,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是很难得到欧洲人的认同的。”

    “唔……这个你说过,”李雪山再次点头,这个陈耕之前的确说过,当时不以为意,但现在陈耕这么一说,他立刻就想起来了:“但是难道就没又例外么?”

    “例外肯定是有的,比如和你合作的单位有很强大的实力,他们自己就有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并且能够与你提供的这个产品兼容,但这种情况下,销售厂家对供货方的供货能力的要求必然会很高,各大军区一年能出口多少辆车?撑死三四千辆吧,这点销量,我不认为他们能找到有哪个有足够实力的合作伙伴;

    又比如第二种情况就是你自己独立搞一套售后服务体系,但我不认为几大军区舍得花这笔钱,甚至我不认为他们会意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

    至于售后服务中心的第二个好处,您也知道,咱们的长江750的质量稳定性不怎么样,经常出毛病,所以所有运到德国的长江边三轮摩托车,除了需要贴上blakstar的标之外,还需要对各部分进行严格的检修,我们还与德国的一些汽配件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针对于那些经常出故障的零件、一些比较核心但精度偏低的零件专门定制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换上去,单就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来说,咱们军区的长江750绝对完爆其他任何军区的车子,绝对不可能出现行驶几百公里就毛病频出的情况,所以……”

    两手一摊,陈耕表示别看那几家军区蹦跶的欢实,但他真心不看好他们的前景。

    李雪山这才松了一口气:尼玛啊!当初陈耕要留下一笔钱在德国打造售后服务体系的时候,很多混蛋还不乐意,舍不得这么一大笔钱,老子几乎说干了唾沫才勉强让那些葛朗台松了口,现在知道老子的好了吧?

    只是虽然如此,他还是不太放心:“难道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