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公司交给这个积极进取的儿子,并对他说,“只要不卖公司,你怎么做都行。”
1963年,查尔斯成为科氏企业的总裁,1967年弗雷德里去世后,陈他正式接替父亲成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查尔斯陈继承了父亲的商业才能,做事雷厉风行。接管公司初期,他意识到公司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张。他先是将公司的输油管道系统延伸到其他州,让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然后又到欧洲兴建了工厂,将业务拓展到了海外。同时,他继续父亲的的收购策略,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能源、化工、木材等领域。
不过,查尔斯也有失策董厂长。上世纪70年代,他进军油罐车行业,由于对市场判断失误,结果损失惨重。为了尽量减少损失,那些日子他几乎都是在飞机和谈判桌上渡过的。
在查尔斯的带领下,科氏企业蒸蒸日上,可成功也带来了副作用。当时同为公司股东的四兄弟分成了两派。
科氏四兄弟中老三大卫和老四比尔是一对双胞胎。但大卫和查尔斯反而相处比较融洽,1970年加入科氏公司,先是担任技术服务部经理,之后成为公司总裁,正式接管核心业务。而比尔从小就对二哥查尔斯心怀不满,觉得父亲太偏心。同样如此感受的,当然还有老大弗雷德。
老大弗雷德里和老小比尔都认为他们被查尔斯和大卫两兄弟排挤,便开始游说高层,还雇佣私人侦探,试图夺取科氏企业的控制权。
1980年,比尔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计划将查尔斯从董事会中排挤出去。没想到查尔斯提前得到了消息,在取得了大卫的支持后,他说服了部分股东在关键时刻转向自己,彻底打破了比尔的阴谋,
最后兄弟俩以1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帘外两个兄弟和其他股东的股份。这个决定让他们负债累累,却完成了科氏企业的“中/央集权化”。全权掌握公司后的查尔斯和大卫当即雇了“造反”的另外两个兄弟。
从此,弗雷德里搬去了摩纳哥,成为一个收藏家;比尔则自己开了公司,重新起步。只是不久后,比尔就后悔了,他觉得自己拿到的钱实在太少了,于是把哥哥告上了法庭。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的律师费后,比尔没有得到想要的补偿。接着,他又把矛头对准了公司,控告科氏企业谎报采油量等方法从美国土著印第安居民手中盗窃了自然资源。
这场兄弟间的争斗持续了20多年,被媒体戏称为“该隐和亚伯的战争”。直到2001年,漫长
1963年,查尔斯成为科氏企业的总裁,1967年弗雷德里去世后,陈他正式接替父亲成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查尔斯陈继承了父亲的商业才能,做事雷厉风行。接管公司初期,他意识到公司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张。他先是将公司的输油管道系统延伸到其他州,让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然后又到欧洲兴建了工厂,将业务拓展到了海外。同时,他继续父亲的的收购策略,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能源、化工、木材等领域。
不过,查尔斯也有失策董厂长。上世纪70年代,他进军油罐车行业,由于对市场判断失误,结果损失惨重。为了尽量减少损失,那些日子他几乎都是在飞机和谈判桌上渡过的。
在查尔斯的带领下,科氏企业蒸蒸日上,可成功也带来了副作用。当时同为公司股东的四兄弟分成了两派。
科氏四兄弟中老三大卫和老四比尔是一对双胞胎。但大卫和查尔斯反而相处比较融洽,1970年加入科氏公司,先是担任技术服务部经理,之后成为公司总裁,正式接管核心业务。而比尔从小就对二哥查尔斯心怀不满,觉得父亲太偏心。同样如此感受的,当然还有老大弗雷德。
老大弗雷德里和老小比尔都认为他们被查尔斯和大卫两兄弟排挤,便开始游说高层,还雇佣私人侦探,试图夺取科氏企业的控制权。
1980年,比尔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计划将查尔斯从董事会中排挤出去。没想到查尔斯提前得到了消息,在取得了大卫的支持后,他说服了部分股东在关键时刻转向自己,彻底打破了比尔的阴谋,
最后兄弟俩以1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帘外两个兄弟和其他股东的股份。这个决定让他们负债累累,却完成了科氏企业的“中/央集权化”。全权掌握公司后的查尔斯和大卫当即雇了“造反”的另外两个兄弟。
从此,弗雷德里搬去了摩纳哥,成为一个收藏家;比尔则自己开了公司,重新起步。只是不久后,比尔就后悔了,他觉得自己拿到的钱实在太少了,于是把哥哥告上了法庭。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的律师费后,比尔没有得到想要的补偿。接着,他又把矛头对准了公司,控告科氏企业谎报采油量等方法从美国土著印第安居民手中盗窃了自然资源。
这场兄弟间的争斗持续了20多年,被媒体戏称为“该隐和亚伯的战争”。直到2001年,漫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