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2章考房

在长安去给人当幕僚,最好是能选一位在中书任职的高官,会对他的学业有益处,比入读长安书院要强的多。

    许圉师也没话说,因为侄儿说的对,朝廷既然看重实务,那么为人幕僚就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尤其是中书省,那是制定国朝大政的衙署,还一直在主持修订唐典,正是想考明法科士子的最佳选择。

    …………

    回到屋内,许圉师枯坐等待,屋中简陋,还算亮堂,没什么好瞧的。

    就是屋与屋中间种着些草木,鸟语花香的,感觉让人放松了许多。

    外面的声音不断传来,几千人入场考试,直到太阳升到老高,才算安静了下来。

    外面脚步声响起,有人进到屋中,给许圉师送来了笔墨纸砚,都是统一定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比后来的考试要公平。

    许圉师先检查了一下笔墨,都只差强人意,把纸铺开的时候,却有些惊喜,纸张洁白柔韧,纹理细腻,表面光滑。

    许圉师只是拿手摩挲了一下,便认定这是上好的竹纸,他在江右的时候是用过的,比江右产的麻纸好用一些,比之宣纸又差了不少。

    许圉师的兄长还给他捎回过些蜀麻,那才是上佳之物,自蜀中平定之后,蜀中成为了造纸业的魁首,那里的纸张做的非常精致,据说一些已经成为了贡品。

    许圉师的大哥如今驻守在成都,说起成都来,都说那里是一天一个样子,纸张,绸缎,茶叶,酒酿等等,可谓是样样精巧,再加上蛮人之患已解,还多出了不少免费的劳动力。

    假以时日,蜀中之富必将冠于天下。

    许圉师摸着手中的纸张,翻过来背过去的细细观瞧,他觉得这东西应该是出于蜀中,心说朝廷还真是下了本钱,这些不会是贡物吧?

    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朝廷研究竹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手中的这些正是匠作监的成果。

    不久这种竹纸的制作技艺便会传往各处,而且江左的造纸术并不比蜀中差,竹纸正是从匠作监从江左那边得来,他的眼界明显是小了。

    …………

    临近午时,一切妥当,却还没有开考,只是有人给送过来了午饭。

    一日三餐是后来人的说法,这个时候普通人,甚至是大部分贵族都是一日两餐,或是一日一餐,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会是一日三餐。

    只不过朝廷准备的比较周全,士子们脑细胞耗费的太多,必须给予优待,不能发生把人饿晕了的糗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